童鞋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论文查重以及本科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职称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服务,上万成功案例,欢迎咨询。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童鞋论文网
热门搜索
行政 教育 营销 法律 经济 护理 心理 会计 文学 工商 计算机 旅游
站内搜索:
童鞋论文网
 当前位置:童鞋论文网 > 本科论文 > 文章正文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回顾及展望研究
论文作者:童鞋论文网  论文来源:  发布时间:2014/4/9 8:38:15  

一、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回顾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初期,以《广西日报》开辟“桂林文化城忆旧”专栏和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组织专门力量,收集、整理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艺史料为开端。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研究被迫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1979 年《广西日报》恢复“桂林文化城忆旧”栏目为标志,研究工作重新开启。80 年代以来,《广西日报》、《桂林日报》,《学术论坛》、《广西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抗战文艺研究》等报刊以及《广西文史资料》、《桂林文史资料》等资料丛书相继刊发了一系列桂林抗战文化史料和学术论文,由此推动了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蓬勃开展。[2]90 年代以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学术探讨历久不衰,研究成效引人注目。

(一)史料收集卓有成效,初成体系。30 多年来,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日报社、广西党史研究室、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广西桂林图书馆、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桂林博物馆、桂林市文化研究中心(今发展研究中心)、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和部门,采取历史文献征集、口述实录、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整理并出版了一大批桂林抗战文化史料,涉及文化城盛况、重要文化活动、文化大事、文化机构、旅桂文化名人、报刊杂志等诸方面,成为桂林抗战文化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出版资料类图书32 部,其中,文化城概况类图书史料11 部,以桂林市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桂林图书馆编的《桂林文化大事记》(1987)、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编的《桂林抗战文艺辞典》(1989)、魏华龄主编的《桂林抗战文化史料》(1995)、李建平主编的《抗战遗踪———广西抗战文化遗产图集》(2005)、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编著的《丰碑———桂林抗战纪实文物史料图集》(2008) 最为全面;文艺专题类图书史料8 部,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丘振声、吴辰海、唐国英编的《西南剧展》(上、下册,1984),丘振声、杨荫亭主编的《欧阳予倩与桂剧改革》(1987),杜宣主编的《驼铃声声———新中国剧社战斗历程》(1991),杨益群编的《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1995),李建平编著的《抗战时期桂林文学活动》(1996)。新闻出版类图书史料有5 部,其中以龙谦、胡庆嘉编的《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史料》(1999)最为详实。此外,还出版了一批桂林文化名人史料、重要文化机构史料以及抗战时期桂林文艺期刊和社会科学资料目录索引。这些基础性的抗战文献资料收集工作,为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提供了系统可靠的史料依据。

(二)学术氛围活跃,研究成果丰硕。随着1988 年广西社会科学院发起成立广西抗战文艺研究会(1996年改名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1993 年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的相继成立,由此改变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学者个体研究桂林抗战文化的局面,一批来自驻桂高校、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加入到桂林抗战文化研究领域中来,抗战文化研究阵地开始拓展,区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对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形成普遍共识,学术氛围日趋活跃,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可谓成果丰硕。在学术研讨方面,1993、1995、1998、2001 年先后举办了4 次广西桂林抗战文化学术研讨会;同时,组织召开了桂林抗战文化资源调查与开发(2002),纪念西南剧展60 周年(2004),纪念张曙诞辰100 周年(2008)等系列专题研讨,研讨领域涉及爱国主义与桂林抗战文化、桂林抗战文化与世界反法西斯文化、中国共产党与桂林抗战文化、抗战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重要文化事件、文化人物对桂林文化城的贡献等方面,促进了学术交流。在学术成果方面,推出了一批专著和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出版专著达25 部以上。其中,魏华龄的《桂林抗战文化城史话》(1987),蔡定国、杨益群、李建平合著的《桂林抗战文学史》(1994),刘泰隆的《历史的高峰———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精华探索》(1998),魏华龄的《一个独特的现象:桂林文化城》(2003),张红的《抗战中内迁西南的知识分子》(2004),李江的《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主潮论》(2005),王小昆的《桂林抗战音乐文化运动》(2005),雷锐的《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小说研究》(2007),黄绍清的《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诗歌研究》(2007),李江的《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戏剧研究》(2007),刘铁群的《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散文研究》(2007),黄伟林、高蔚的《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人文生态研究》(2007),刘俊文的《桂林抗战文化城的社团》(2008),魏华龄的《桂林抗战文化史》(2011)等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出版论文集近20 辑,发表论文400 多篇,其中以魏华龄主编的《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1-8 集,1992-2005)、李建平、张中良主编的《抗战文化研究》(1-7 辑,2007-2013)较有影响。

(三)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学科价值日益显现。进入21 世纪以来,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广西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社会科学学科,呈现出逐渐由地方学科向全国性学科转化的趋势,正在跻身学科前沿[3]。桂林抗战文化研究课题是广西哲学社会科学每年常设的重点课题,特别自2006 年以来,《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群及其成因研究》(2006)、《抗战时期广西新闻出版事业研究》(2007)、《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背景下桂林新闻事业史研究》(2008)、《桂林抗战艺术史》(2009)、《抗战时期桂林进步报人群体新闻活动研究》(2010)、《西南抗战文化运动中的共产党员群体作用研究》(2011)等课题,相继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其学科价值和当代价值可见一斑。

(四)与时俱进,服务当代。桂林抗战文化研究领域已从最初的研究文学艺术起步,逐步拓宽到目前的整个文化领域,涵盖文学、艺术、教育、新闻出版、史学、社会学、经济学、自然科学、人物及作品诸方面。研究队伍以桂林、广西为主体,兼及重庆、武汉、上海、贵州、长沙、北京、太原等地都有学者开展研究,形成了以魏华龄、李建平为学科带头人,以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为组织纽带,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其中,桂林得天独厚的历史和地域优势,使得桂林的抗战文化研究堪称独秀山下一枝独秀[4],尤其在史料收集整理、抗战文学、抗战戏剧、抗战美术、抗战音乐、人物及文艺作品研究等方面,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公认和肯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如,1987 年《桂林文化城史话》出版后,被认为是广西“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桂林文化城历史的专著,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桂林抗战文艺运动史的空白”[5];1994 年《桂林抗战文学史》出版后,先后有10 多家报刊发表评论,认为该书是“一部填补中国现代文学史空白的学术专著”,“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6];1998 年《历史的高峰———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精华探索》出版后,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鲁迅研究的新开拓”,是“一本开拓鲁迅研究新领域的力作”[7]。2011年《桂林抗战文化史》出版后,被学界认为是“一部桂林抗战文化研究集大成之史著”[8]。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成果,受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50 多所高校的关注,或刊物栏目转载,或摘登论文观点。新华社1995 年和1999 年先后以《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引人关注》,《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向海内外作了报道,引起海内外文坛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桂林抗战研究会和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积极推动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服务当代文化建设,参与策划、撰写了广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的历史纪录片《方舟》;多次在桂林百姓大讲坛向公众普及抗战文化知识;“桂林抗战文化”陈列展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已形成集文学、艺术、文化、新闻出版、党史、地方史、教育、社会学、图书馆学等众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局面,进入了桂林高校的研究生课程,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参与,由此产生了许多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成为为改革开放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现代新型学科。[3]

首页 上一页 1 234 下一页 末页 
上一篇:北京城市学院应用型本科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下一篇:对“浙江虐童案”的定性浅谈
 
客服老师 3982228081
本站网址 www.txlunwenw.com
郑重承诺 专业团队,保证原创与通过!
童鞋论文网真诚欢迎新老客户的光临与惠顾!
 
 热门文章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研究
· 用户锁定效应视角下的网易云音
· 众筹产品创新性对融资绩效的影
· 南京市城镇居民冷鲜肉认知度问
· 摩拜共享单车可持续盈利研究
· 催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原
· 社交媒体中不实信息转发主体心
· 基于网络平台的SPA模式研究——
· 基于游客感知的云台山景区微信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企业
 
 推荐文章
· 统一监护制度下父母处分未成年
· 对罪犯未成年子女社会化帮扶的
· 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角色定
· “三生融合”视角下“景村协同
· 滴滴打车运营现状调查分析
· 广播体操与戏曲的共生之路研究
· 国产荒诞喜剧《我是余欢水》和
· 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实
· 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探
·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系
 
 相关文章
·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互动交流意义
· 北京城市学院应用型本科实践育
· 大学生与职场青年生活观及事业
· 皮革制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初探
· 生态工业链不稳定因素协调研究
· 汉英双及物构式方向性差异探讨
·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
· 20世纪20年代《北洋画报》的慈

专业指导团队,准时守约,保证原创与通过,十年信誉,品质保证
童鞋论文网提供本科论文、专科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发表、论文查重服务
版权归童鞋论文网所有 禁止一切商用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