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名买房”类案问题研究 |
2025-03-21
|
|
摘要:以157份裁判文书为样本,分析借名买房案件的审判现状及主要争议焦点。当前,司法实践中对借名买房合同效力的认定和房屋物权归属的处理存在较大分歧:关于合同效力的认定分歧主要集中在借名买房是否违反公序良俗[阅读全文] |
|
· 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研究 |
2025-03-21
|
|
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从我国目前有关校园欺凌的立法情况来看,我国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存在法律规定不完善、法律执行力度不够、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应当从设立校园欺凌专项法[阅读全文] |
|
· 版权法下技术保护措施限制规则的完善 |
2025-01-15
|
|
摘要:技术保护措施是版权人作为权利人为保护自身权益而采用的行权技术手段,用以实现自我保护和防范侵权行为。技术措施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制度需要协调处理。通过分类讨论限制技术保护措施的正当性所在,指出我国技术保[阅读全文] |
|
· 论公诉变更的必要性及其可能限度 |
2025-01-10
|
|
摘要:审判对象论是检验刑事诉讼模式的试金石。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审判对象论既未采用诉因对象说也未严格贯彻公诉事实说,但诉因制度所承担的审判对象划定功能和防御功能不仅有刑事诉讼法上的法条根据,而且在实务[阅读全文] |
|
· 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的知识产权制度因应 |
2025-01-10
|
|
摘要:未来产业是前沿性、先导性和颠覆性技术产业化的必然产物,与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具有战略前瞻性、跨界融合性等特征。未来产业对于形成和发展我国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阅读全文] |
|
· 系统论视野下反垄断鼓励创新制度的重构 |
2025-01-10
|
|
摘要: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是反垄断鼓励创新制度的独特功能,这显著区别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并填补了被后者排斥的非权利化、非规模化创新成果保护的制度缺口。传统反垄断鼓励创新制度立基于“创新[阅读全文] |
|
|
|
· 基于《民法典》绿色原则的意定绿色义务 |
2025-01-10
|
|
摘要:《民法典》确立了绿色原则,但缺失自治性的实施规范。学界主张的法定义务、绿色原则解释和拓展附随义务的方案均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有必要遵从合同固有的机理,建立意定绿色义务体系。资源与环境、生态的对象区隔[阅读全文] |
|
· 人工智能科技伦理审查制度的体系化建构 |
2025-01-10
|
|
摘要:目前我国科技伦理审查实践存在审查形式化、虚置化等现实问题,并且科技伦理治理固有的“软治理”特征也使得该制度难以实现预期的制度目标。实践中伦理失控风险主要表现为既有的科技伦理审查制度难以有效控制人工[阅读全文] |
|
· 论从轻罪到轻犯罪及出罪路径 |
2025-01-09
|
|
摘要:随着积极刑法观的深入,我国刑法立法结构呈现出轻罪立法走向,但若想用轻罪概念囊括立法和司法两方面的本质特征是勉为其难,也易产生歧义。合理的思路是在坚持轻罪概念所反映的立法本源性特征基础上,采用轻犯罪[阅读全文] |
|
· 轻罪司法治理下的轻罪定罪规则构建 |
2025-01-09
|
|
摘要:轻罪概念不能仅从立法上关于法定刑轻重设置和司法上关于判决轻重作绝对界定,而应基于刑事政策从犯罪治理意义上作相对界定。在轻罪司法治理维度,轻罪的定罪因较为广泛地存在把本为行为犯等犯罪既遂形态规则误认[阅读全文] |
|
|
· 论我国民事诉讼特殊救济程序的构建 |
2025-01-09
|
|
摘要:当前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特殊救济程序包括再审之诉、案外人申请再审、执行异议之诉、第三人撤销之诉等程序,但由于实践中对特殊救济程序的目的、性质和特征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致使特殊救济程序在制度上呈现[阅读全文] |
|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效能研究 |
2025-01-07
|
|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一次次飞跃,新兴技术在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滋生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演变迭代的土壤。不法分子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翻新诈骗手段。现阶段,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呈现[阅读全文] |
|
· 科技法的领域法定位与体系构建 |
2025-01-02
|
|
摘要:科技法作为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新兴学科,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复杂的科技法律现象和法律关系,以部门法思维定位科技法,存在逻辑难以自洽、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及阻碍科技法研究与发展等问题。领[阅读全文] |
|
· AIGC背景下我国声音保护的法律路径完善 |
2024-12-26
|
|
摘要:在AIGC技术发展背景下,声音利用的途径趋于多元化,个人声音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声音受侵害的可能性大幅增加,需得到的保护程度也不同以往。声音具有高度可识别性、可再现、可固定性的特征,不能为其他的人格权[阅读全文] |
|
· 山西药茶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
2024-12-24
|
|
摘要:近年来,山西省高度重视药茶产业的发展,并将其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文旅茶融合的新载体。本文通过简要陈述山西药茶发展情况和特色,详细分析了山西省药茶行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阅读全文] |
|
· 新质生产力:茶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法治保障 |
2024-12-24
|
|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支撑作用。数字经济以现代化信息网络为载体,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给[阅读全文] |
|
· 科技法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
2024-12-20
|
|
摘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于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全要素生产效率、新型生产关系、经济社会制度变革等社会系统诸要素全方位的“质优”发展。法律虽然是一种观念固化的产物,但是,作为独立系统依旧需要[阅读全文] |
|
总数:2010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101 尾页 页次: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