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针对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也相应增加。对近年国内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研究重点及成因,并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宏观层面的研究 宏观层面的研究,即针对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进行研究。如和小乂(2011)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凸显的特征,通过产权激励、地位激励、企业文化激励来激发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物流企业制定薪酬体系时应遵守公平性、竞争性、可持续性、激励性等七大原则。赵芹、郭丽华(2011)通过分析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张勇(2010)通过分析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物流人才的需求特征,揭示出我国物流企业在人力资源质量及员工培训上的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健全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以及加强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等对策来提高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二、微观层面的研究 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微观层面的研究,则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过程进行研究,其中关于人力资源现状、人才素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与配置、工作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较少。 1.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状况首先受到人力资源现状的制约,国内针对物流行业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研究成果较多,这一类研究多以地区和行业细分市场,然后开展人力资源现状和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如唐秀英、杨琳琳、陈立畅、董银、尹哲(2012)通过设计问卷对云南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员工流动、企业物流人才开发及物流人才所需具备基本素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信息,并从企业自身、高校、政府三个层面给出对策以改善物流人才现状。杨怀珍、董欢欢、李雷(2012)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广西区物流人才概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物流人才需求集中于下层岗位,并且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一定偏差,从学校教育、从业资格认证、在职培训等角度给出相应对策。 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国内针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文献较少,而关于物流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刘萍萍(2011)基于普遍性模式、权变模式和形态模式三种模式分析了物流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3.工作分析研究 国内针对物流行业工作分析的研究极少,钟秀英(2011)通过对药品物流企业中物流作业活动进行工作分析,阐明药品物流作业活动的内容、要求和特点,药品物流作业活动员工必须的知识与能力,以构建药品物流作业的工作说明书。张彩利(2010)在基于整合的人力资源战略思想指导下,认为交通物流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应包括需求结构、现有结构、可变动结构、要求标准、缺口结构、供给结构、新建结构等七大因素,且七大因素之间形成相互影响。 4.物流人才素质研究 国内针对物流人才的素质进行了一定研究,基本思路是首先将物流人才进行分类,然后分别构建该类人才的素质模型。如王强(2006)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刘丽莎、张力(2008)通过分析建立了基于对物流业务的分析能力、对企业物流战略的前瞻技能、物流决策技能、财务管理技能的物流行业管理人才通用素质模型,并针对该模型在物流企业员工流入管理、员工内部流动管理以及员工流出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梁军、李济球、林建华(2007)分析了物流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八方面的基础知识。 5.招聘与配置研究 目前针对物流企业人员招聘与配置的研究并不多,如张同全(2002)结合高效、系统优化、互补增值和竞争强化的原则,分析了市场配置法、组合配置法、差别有序结构组合配置法和激励配置法。何琼、苟小清、吴蓉(2012)总结华西医院物流配送及人力资源调度的实践,通过科学调度,优化人员配置以最大化的发挥配送链的节点作用,可使效率提升一倍以上。朱建衡(2013)在分析我国物流企业总量不合理、分布结构不合理、岗位符合度较低、整体素质偏低等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在人力资源总量、结构、绩效管理、培训等方面提出了配置优化的建议。 6.绩效考核研究 针对绩效的研究成果非常多,但大部分成果是从多维度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如曹坤(2006)从成本、企业规模、人才结构、企业效益和企业运行状况五个方面抽取32个指标建立了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而针对物流企业员工绩效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如汤晓丹(2011)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现存问题,提出在KPI的基础上设计360°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即从运输、仓储、配送业务运作中客户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上级对下级的绩效评价、平级之间的绩效评价、下级对上级的绩效评价及员工的自我评估等五方面设计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了全面的KPI指标体系并赋予不同的权重。高明月(2011)针对哈尔滨FD公司目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个考核过程的解决方案。王雪松(2011)分析了物流企业应如何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边铁垚、先桁(2011)针对A物流企业在绩效考核中没有建立考核的相关制度、主观性太大、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结合A企业及其员工特点,提出了引入职业经理人、建立考核制度和运用目标管理法等对策。 7.薪酬及激励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