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应用归纳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与现状,系统性提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思路、服务策略、组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金融服务 新质生产力 协同 2023年9月,国家领导人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要求,全力发展中国邮政决胜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心怀“国之大者”,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服务新质生产力课题,对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支持现代化强国建设,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服务新质生产力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新质生产力概述 1.1 基本内涵 生产力概念是唯物史观的基石性概念和基础理论。国家领导人基于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1.2 主要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鲜明的数字化、绿色化等时代化特征。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将极大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的步伐。在绿色化方面,绿色低碳成为发展趋势和低碳技术加快突破,将打造低碳化的能源系统、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实现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低碳化。 1.3 重大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生产力本质属性的又一次重大理论突破,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邮储银行践行“国之大者”,开展服务新质生产力策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要求,是践行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是清晰服务策略、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 邮储银行服务新质生产力现状分析 2.1 主要工作成效 2.1.1 塑造科技金融生力军 邮储银行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作用,以有效金融供给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邮储银行积极发挥资金优势,不断拓展产业金融场景,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与质效。2023年邮储银行实体贷款新增占比超过100%,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37.52%.在“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领域上,针对科技型企业特征,邮储银行以“专业机构人员+专业服务体系”为抓手,创新应用“技术流”评价体系,提升“看未来”能力,持续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构建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6.94万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 267.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65%. 2.1.2 绿色金融成效显著 邮储银行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品创新,加快数字转型,强化风险管理,提升能力建设,推进绿色运营,健全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再上新台阶。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6 378.78亿元,同比增长28.4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89个百分点;绿色融资余额7 479.46亿元,同比增长28.24%.邮储银行连续多年被银行业协会授予“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成为中国首家加入《联合国可持续经济金融倡议》的国有大型银行,发布《2023年环境信息披露(绿色金融)专题报告》,连续三年获得明晟公司(MSCI)ESG评级A级,得到了各利益相关方的高度认可。 2.1.3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 邮储银行强化自身服务“硬实力”的内部革新,持续创新提质,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邮储银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构建数智化优势,打造数字生态银行,科技力量得到了历史性加强,科技创新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实现了科技跨越式发展。2023年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12.78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3.29%,全行科技人员超7 000人(总行人员超5 000人),占全行员工总数的3.58%.邮储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是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重大实践,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此外,邮储大脑、大数据应用、开放式缴费平台、数字人民币等领域实现了新突破,手机银行、企业网银不断迭代升级。 2.2 存在的不足 2.2.1 服务策略有待明确 近年来,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技术革新速度明显加快,选对正确的投资领域和标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功与否的方向。以显示屏企业发展为例,中国既走出来了京东方等一批高新科技企业,也出现了如柔宇科技这样曾经红极一时,如今几近破产的企业。邮储银行作为后来者,服务新质生产力的策略有待进一步清晰,特别是分支机构对“做什么、怎么做”不够清晰,面临如何选对新质生产力优秀投资领域和优质目标客群,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做强做优科技创新领域金融服务的挑战。 2.2.2 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分业经营模式下,仅靠以债权融资为主的传统商业银行难以服务好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也面临如何评估科创企业资信、有效管控风险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汇聚好“一个中国邮政”的协同力量,利用好邮政集团丰富的金融牌照优势,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提升新质生产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能力。 2.2.3 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不足 “十四五”以来,邮储银行实现了科技跨越式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速增效,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相较于产业革命新趋势、行业发展新规律、市场竞争新态势,邮储银行的科技创新及应用还存在一些堵点、痛点。例如,邮储银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运营管理支撑不足,一些运营管理系统和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足;科技引领和赋能业务发展、数字化风控、智能化监测预警成效待提升,需要加快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强不强”转变;邮储银行精细化、集约化管理的系统支撑不够,数据挖掘不深入,数据分析不彻底,打破“数据壁垒”“信息孤岛”还在路上。 3 邮储银行服务新质生产力策略研究 邮储银行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决落实党中央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科技金融生力军作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能力,突出服务重点,着力支持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客户;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组织体系、产品体系、信审技术与专属机构;发挥邮银协同优势,统筹发挥板块协同、投贷联动优势;强化自身科技创新,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新质生产力服务质效。 3.1 突出服务重点 3.1.1 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源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产业载体。目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方兴未艾,呈现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交叉融合、多点突破的发展态势。邮储银行要多措并举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支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针对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未来产业,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提升“看未来”能力,前瞻性培育布局未来产业。力争未来5年邮储银行新兴领域贷款年增速高于全行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 3.1.2 重点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传统产业规模大、行业分布广,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左右,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传统产业不一定是落后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同样可以焕发出新质生产力。邮储银行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导向,重点支持具有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优势的传统产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数智化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力争未来5年邮储银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贷款年增速高于全行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 3.1.3 支持重点区域加快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有学者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发展条件三个维度,测度了2007—2021年度30个省和四大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标,实证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但区域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由2007年的0.302上升至2021年的0.365,年均增长率为1.313%;中部地区由2007年的0.183上升至2021年的0.254,年均增长率为2.841%;西部地区由2007年的0.211上升至2021年的0.224,年均增长率为0.436%;东北地区由2007年的0.234下降至2021年的0.183,年均增长率为-1.353%,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依次递减的特征。结合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和创新能力,邮储银行要重点支持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区域,持续加大金融资源配置力度,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力争未来5年邮储银行对重点区域贷款年增速高于全行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 3.1.4 支持重点目标客群发展 邮储银行要用好客户清单靶向法和数字网格靶向法,要做到精准发力,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产品具有市场前景的优质科创企业,包括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在内的“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及其他科技型企业等;差异化科创企业准入与风控,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金融支持科创企业的有效性与精准性;积极支持“985”“211”“双一流”等优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推动突破一批颠覆性基础研究和培育大量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3.2 优化金融服务 3.2.1 健全“1 + N”服务体系 金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难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需要重塑金融服务体系。探索邮储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健全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重点围绕客户、产品、联动、服务、科技、风险六大维度,健全公司金融“1 + N”经营与服务新体系,加快组织、服务、风险、激励四大模式变革,推进六个一体化作战模式,打造邮储银行服务新质生产力的体系化、差异化、特色化竞争优势。 3.2.2 优化金融产品体系 针对新质生产力主体特征,加快创新适配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新质生产力市场主体大多数具有轻资产、缺乏押品、高成长性的特征,持续丰富“U创融”“U创投”“U创通”“U创富”“U创慧”等“U益创”产品服务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初创期科技企业对股权融资需求强烈,仅靠银行债权融资难以满足其需要,要发挥邮储银行协同优势,与中邮保险、中邮证券、中邮理财等单位做好业务协同,提供投贷联动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与有效性。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是新质生产力市场主体相较于传统领域最大优势之一,要创新和推广知识产品质押融资,促进科创企业“知产”变“资产”,提升融资的可获得性。新质生产力更需要减少信息不对称,要创新推广银政、银协、银企、银担、银保等“银行+ ”合作模式,完善新质生产力金融服务模式。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产品创新,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金融,创新推广绿色普惠和气候友好型金融产品,积极探索转型金融,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