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碳经济的背景 早在2003 年,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就在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自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被提出。这次提出时低碳经济第一次在官方的文件中被提出,足以说明低碳经济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其价值的不可估量行。这次提出使得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这一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这一体系也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研究。为以后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推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意义,也为我国科研人员在低碳方面起到了指导性的意思。 在当今社会,对低碳经济如何的去评价已经成为理论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低碳经济评价以及具体指标体系的确定,会使得低碳经济体系更好的建立以及成熟,也会使得低碳经济促进现在经济的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其理论体系的研究应该是从定性以及定量等多方面进行,从而保证体系的可用性以及普遍性。本文就是从低碳经济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处罚,重点放在阐述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内涵,从产业链的初始资源到最终消费市场这个主体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低碳经济的研究框图,最终达到对低碳经济体系进行全面研究的目的。 近些年来,科学界以及各国政府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人类活动,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气候正在慢慢的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温室气体水平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二、国外“碳关税”案例的分析 “碳关税”,也被称为“边境调节措施”,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美国众议院2009 年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今后对因拒绝减排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在国外对待低碳经济也有着很多的做法以及分析,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提出或正在加紧酝酿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展现了极其悲观的图景———如果此举付诸实施,不仅对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破坏,更无益于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 由于绝大部分发达国家远未落实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碳减排目标,也未能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关资金和技术的承诺,其对发展中国家征收所谓的“碳关税”,很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联合抵制,甚至反向发达国家未完成的那部分减排义务征收“碳关税”,从而形成贸易战。在低碳经济这件事情中,世界各国都在行动,一方面,为了自身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环境变化,各国都在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措施及发展 最近20 年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以及能源安全等问题令可再生能源(绿色清洁能源)蓬勃发展,而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节能)、用更环保的方法和技术使用传统能源(减排),也成为低碳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到2020 年将使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 年下降40%至45%。这意味着中国要在将“节能减排”上做出更大的努力。2009 年12 月7 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抑制产能过剩,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人口基数大,并且正处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环境的急需保护。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国为了抑制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碳交易”,我国现在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科技项目和国际合作,已促成28 家省级清洁发展机制(CDM)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家团队的建立,促进了CDM 理念和项目合作活动在国内的迅速开展。我国参与国际碳交易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清洁发展机制(CDM)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渠道,受到了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的发展。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项目,我国重点开展了提高国家和地方执行CDM 能力的活动。同时,我国积极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与法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政府, 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国家执行CDM 能力的项目合作活动。这些努力使得我国参与国际碳交易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CDM 在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当中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比如说欧盟建立了碳市场,解决了他们的一些问题。CDM 机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交易量很大,中国在其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全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中,中国占了50%以上。 另外中国在碳市场方面也在积极的进行试点性操作,制定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2013 年6 月深圳市的碳交易市场已经上市了,初步上线是一吨碳将近30 元。经过一些列的努力和工作现在交易量达到了12 万吨。碳市场在短期内增长比较快,主要还是减排的力度比较大, 我国的试点吸取了欧盟的教训,配额发放的比较少,各个企业要真正的实现减排任务,它会算帐,是买合算还是治理合算。我国年底在北京、上海、广东的碳市场也有望开始启动实际交易, 旨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来降低总体的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以及具体措施,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各个国家都在行动,例如:碳税,有的是碳交易,还有对碳排放收费等。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适合自己国情的低碳经济管理体系。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也积极探索低碳经济这一新领域, 争取在低碳经济方面有所作为,为世界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