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奥什( Osh,Ош) 地区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南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北邻乌兹别克斯坦,东南与中国新疆的喀什接壤,面积2. 92 万平方公里,人口111. 79 万( 2010 年,奥什市统计局官方网站) ,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混居的地区。其中吉尔吉斯族占63. 8%,乌兹别克族占31. 1%,俄罗斯族占1. 3%; 此外还有维吾尔族、土耳其族、鞑靼族、塔吉克族等。被誉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奥什市是吉尔吉斯斯坦南部首府,也是第二大城市。奥什国立大学是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最古老的大学,此外还有奥什国立工业大学、奥什人文师范学院、奥什社会大学( 前身为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大学) 、奥什吉中经济学院( 私立) 五所高等院校。 奥什地区自古以来就与中国有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交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热在这一地区不断升温。首府奥什市的五所大学均开设了汉语课。为了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年轻人学汉语的需求与日俱增,他们已经意识到汉语作为沟通中吉两国人民的语言之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汉语国际教育大力开展之时,教材紧缺问题、是否适宜等问题一直十分棘手,亟待解决。本文结合访谈和案例就当地汉语教材使用现状展开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汉语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地区汉语教学的实施与教材的编写和发行提供依据。 鉴于奥什地区汉语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变动性大等情况,仅以笔者调研期间( 2009 年9月———2010 年6 月,2011 年12 月———2013 年6月) 了解到的汉语教材使用情况展开讨论。 二、奥什地区汉语教材使用现状调查 ( 一) 奥什地区孔子学院所属教学点汉语教材使用情况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在经济、贸易、交通、能源、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带动了汉语进一步的传播与推广,汉语国际教育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2008 年6 月15 日与新疆大学合作的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2009 年5 月14 日与新疆师范大学合作的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两所孔子学院的成立,促使汉语国际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奥什地区的汉语教育主要依托孔子学院。 表 1 是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和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在奥什地区所设教学点的汉语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从中可以了解奥什地区汉语教材使用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二) 奥什地区汉语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结合当地的实情,可以总结出奥什地区汉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若干特点。 1. 教材缺乏。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不平衡,南北地区差异显著。奥什地区的汉语教学水平整体上低于首都比什凯克市,适合当地的汉语教材更是严重缺乏。 案例1: 奥什国立大学学汉语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与公共服务和国际关系两个专业( 据统计2010 年6 月总计大约430 多人,2013 年3 月为256 人) 。2009 年5 月份,该系接受了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赠送的一批汉语教材和音像资料,结束了长久以来汉语配套教材缺乏的现状。孔子学院所赠的《汉语新目标》(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因为词语和语法是俄汉对照版的,特别是第一、二册,教材内容的难易度比较适合当地学生的汉语程度,所以很受欢迎。一本教材往往在教师之间相互传用,有时学生也会拿教材去复印。 在奥什地区学习汉语的学生需要自行复印教材,专门从教的本土汉语教师也同样缺乏教材和教辅资料,绝大多数汉语教师有什么教材或是熟悉什么教材,就各自采用什么教材。奥什国立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服务专业四年级两个班学生采用的是《汉语新目标》第2 册,同年级另外两个班采用的是第3 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材不够教师人手一本。有老师反映,有的教学点的汉语课本很少,使用《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之后第二册就接不上了,这时就不得不去找别的教材,比如会换成《汉语新目标》,这样一来连贯性上就有问题了。 奥什国立大学图书馆中有关汉语的书籍很少,学生平时可借阅到的相关教材以及供学生查阅的语言词典也极其有限。汉俄/俄汉一类的工具书很多是学生设法托人从中国购买到的。至于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汉语音像教材、光碟、教学参考书更是难以寻觅。在访谈中学生谈到: 学生1: 我想买课本,但是在书店,在市场没找到了( 找不到) 。 学生2: 课本有一个问题是没有CD。 学生3: 我们的大学汉语书很少。 学生4: 我们的大学汉语书很少,我希望我们有很多汉语书。有语法书,小说,中国的有名作家的书,特别是文化方面的书和汉字书。我们想要在家、在大学复习课文、预习生词和语法,写作业。 我喜欢文学,常常看中文小说。如果我读很多汉语书,以后我们( 就可以) 当翻译,挣很多钱。教材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技能、策略的主要来源,直接关系到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从学生的访谈中可了解到他们对拥有一本好教材的渴望,这也反映出学生们也认识到了教材的重要性,如有学生谈到: “如果没有书,我们将无法获得良好的知识。”“在学习的时候,能学教学参考书,我们才能记得好。” 国内出版的教材紧缺,本土教师和学生主要使用由莫斯科蚂蚁出版社和莫斯科东方文化出版社出版《汉语入门》( 共3 册) 和《基础汉语》( 共4册) 。在笔者第一次调研期间,奥什人文师范学院汉语教师努尔古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与汉语专业1 ~ 2 年级68 名学生共用一本借自校图书馆的苏联时期的汉语教材,此教材的纸张非常薄旧,装订线也已脱落。使用过这类教材的老师反映道:“书中的例子和现在的生活不适应了,需要改。”汉语专业教材奇缺。吉尔吉斯斯坦部分高校院系的汉语专业开设有相关的汉语专业课程,但却缺少配套的专业教材,奥什地区高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如表2 所示,奥什吉中经济学院汉语专业三、四年级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汉语教学法、中国文学、汉语修辞学、中国宗教学、中国国情、汉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均无固定的汉俄注释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