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论文查重以及本科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职称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服务,上万成功案例,欢迎咨询。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童鞋论文网
热门搜索
行政 教育 营销 法律 经济 护理 心理 会计 文学 工商 计算机 旅游
站内搜索:
童鞋论文网
 当前位置:童鞋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任务设计原则及流程
论文作者:童鞋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txlunwenw.com  发布时间:2025/1/13 9:33:25  

摘要: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任务承载着学习的主题,是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任务设计要能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像专家一样整合多学科要素,在做数学的实践与体验中思考和创造,从而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任务的设计包括确定核心任务、规划分支任务,创设真实情境、预设驱动问题,设计阶段活动、制定评价方案等关键环节。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跨学科  主题学习  任务设计

一、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任务设计原则

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的任务设计核心是将抽象的内容和知识转化为有真实意义和目标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形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计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任务要有真实性,学生能以主体身份参与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任务应考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已有基础,以及可能会有的进阶发展和学习障碍,要与学生的现实世界和生活经验建立意义关联,从而更好地契合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既可以把具体的知识放到广阔的学科背景、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中,也可以聚焦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真实现象、真实问题和真实需求,从中挖掘有价值的话题,确立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置身其中,动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经历真实的探究过程。如“设计暑期旅游方案”的跨学科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暑期旅游方案的旁观者变成规划者,从游览活动的参与者变成设计者,学生亲历收集信息、调查分析、制定方案等一系列过程,真正感受问题解决过程的一般思路。真实的任务让学生的角色发生转换,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享受成功设计方案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2.任务要有综合性,学生能整合多学科要素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强化学科之间的整合,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任务的设计要具备综合性,既能承载数学学科的知识,又能统摄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单一学科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不同学科知识间的交叉融合,发展学生的整合性理解和跨学科思维,有助于学生用整体的眼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如“做一个五音小乐器”跨学科学习任务,便是在对“吸管越长,音高越低”(科学)、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音乐)以及古文“三分损益法”(语文)等不同学科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的方法去探究、思考和表达五音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跨学科的理解和任务的解决。

3.任务要有学科性,学生能像专家一样思考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应基于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指向数学内容的感悟理解,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任务的设计要关注知识的意义理解,展开知识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完整过程,让学生在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参与和专家相似的认知活动,像专家一样决策和思考,发现新问题并产生新想法,学会用数学学科思考问题的方法探究知识从哪里来、有什么作用、怎么去运用。如在“乒乓球比赛赛制我设计”跨学科任务中,核心的问题不是让学生简单地理解和解释“某项乒乓球比赛的赛制是怎样的”后再模仿设计,而是让学生直面“设计学校乒乓球比赛的赛制”这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主动上网搜索相关比赛的赛制并在课堂上交流,在理解循环赛和淘汰赛这两种赛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比赛时长、队伍数量等因素设计出一个合理的赛制,并分享设计思路,以及这样设计的原因和背后的逻辑。这样的任务不仅是为了找出一个具体的赛制,而且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研究、设计、分享、理解的过程,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处理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灵活地解决各类问题。

4.任务要有实践性,学生能在做数学中体验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关注“全人教育”,着力培养的是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以及合作交往、质疑批判、直面困难、社会担当等意志品质。我们应改变学科知识逐点讲解和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社会交往、探究、建造和表现的机会[1],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使用和游戏等“做事”的实践过程中参与社会生活,经历重新发现或创造知识,理解并应用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2]。如在“做一个旋转的圆盘”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中,学生围绕“三色盘的色块怎么分布”和“怎么找到圆盘的圆心”两个问题进行实践探究,经历“用纸描圆对折”“用直尺找最长线段的中点”“找圆外最小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等寻找圆心的实践探究过程,在交流分享中认识圆的特征,体会“一中同长”的本质。

5.任务要有开放性,学生能有不同解决方案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任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延展性,减少对学生过多的限制,以便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设计不同的方案、采取不同的方法、经历不同的研究过程,从而发挥更多的创造性,涌现更好的创意[3]。在开放复杂的任务中,学生能够跳出学科的界限,以开放的心态和多元的视角审视问题,从而拥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独特的解决方案,富有创造性地解决劣构问题。如全校学生穿同样的校服进入校园,常有学生在体育课上脱了校服外套忘了带回来,等去“失物招领处”寻找时却认不出自己的校服。于是我们设计“我是编码小达人”跨学科学习任务,让学生像数学专家一样经历“怎样才能快速找到自己的校服”的头脑风暴、“如何为校服编码”的创造过程,用不同方法设计编码,并在交流辨析中达成“每件校服都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简洁的、清楚表达信息的编码”这一共识。正是校服的编码没有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即便学生设计的编码不是最简洁、最合理的,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沮丧,这也是开放性任务的价值所在。

二、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任务设计流程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任务设计要围绕本学科的学习内容层层推进,主要包括核心与分支任务规划、情境与驱动问题创设、活动与评价同步推进等环节。

1. 确定核心任务,规划分支任务

(1)对核心任务与分支任务的认识。核心任务承载了跨学科学习主题中的核心内容与主干知识,统领着整个主题学习的过程,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表现要求或目标。核心任务的确立要聚焦本学科的学习内容,并将学习内容“任务化”,使其能够支持学生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核心任务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分支任务,这些分支任务是对核心任务分解或者解决过程的呈现,既可以是并列关系又可以是承接关系[4]。

一个跨学科主题可以由一个核心任务(有的主题本身就是核心任务)推进,指向不同的分支任务。如“做一个五音小乐器”,需要了解音高跟吸管长度的关系、五音所对应的吸管长度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做出一个乐器,因此任务的展开就指向了这几个分支任务的解决。一个跨学科主题也可以由多个核心任务推进,以“体育中的数学”为例,可以分为“跑步赛道我研究”“个人赛、团体赛成绩统计我探寻”“球类比赛赛制我设计”等多个并列的核心任务。每个核心任务又被分解成若干个分支任务,如“球类比赛赛制我设计”可以分解为“赛制我了解”“赛制我设计”“赛制我分享”三个分支任务,后一个分支任务的开展要基于前一个分支任务的具体活动,三个分支任务之间形成线性的、顺次发展的任务链。

(2)核心任务的主要类型。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任务设计的核心是让学生经历“做事”的过程,如以“做”为主的动手型任务,以“选择判断”为主的决策型任务,以“研究”为主的探究型任务等[5]。这些类型的任务既具有实际意义又能驱动学生具身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在动手型任务中培育实践能力。以“做”为主的动手型任务主要有数学实验、产品制作等。如数学实验,是指借助物化工具,让学生在鲜明的实验目的引领下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规范的实验操作和数学化的实验分析,在亲身体验与探索、试验与反思中发展数学思维,培育实践能力[6]。例如,“树叶的面积有多大”跨学科主题就可以设计成一个数学实验类的任务,让学生打破常规的“数方格”的方法,围绕“如何借助红豆估测树叶的面积”这一问题进行发散思考,尝试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想出了“用红豆铺满树叶,再将这些红豆铺成近似的长方形计算面积”“通过铺满树叶的红豆个数与2平方厘米红豆个数的倍数关系推算面积”“通过铺满树叶的红豆质量与4平方厘米的红豆质量的倍数关系推算面积”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改进实验方法的过程,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感受批判性思维和数学思考的力量。

(2)在决策型任务中发展创新意识。以“选择判断”为主的决策型任务主要有方案设计、活动策划等。如方案设计,是指在特定的需求和目标下,制定一系列措施和决策的过程,它是一个系统性思考和规划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考虑和决策,能够激发学生提出新方法和新思路,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创新。如“乒乓球球赛赛制我设计”这一决策型任务中,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和顺利进行,就需要综合考虑参赛球队数量、比赛时间安排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单循环赛和淘汰赛,并解释和说明自己所设计方案的理由。不同的赛制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各自的优劣,学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深入分析思考,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才能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合当下情境的、更合理的赛制。

(3)在探究型任务中涵养科学精神。以“研究”为主的探究型任务主要有研究报告、科学考察等。如研究报告,是指基于某个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研究“家乡的气候变化”,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测、访谈等方式,收集近年来家乡的气温和降水等方面的气候数据,运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等直观表达数据,分析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判断这些变化给家乡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制订家庭或学校环保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家乡气候变化的研究报告。学生在设计研究方案、实施调查研究、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感受气候变化对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领略科学分析、探究、归纳的重要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上一篇:校长沉浸式管理理念的校本化表达与实践机制     下一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培养路径研究
 
客服老师 3982228081
本站网址 www.txlunwenw.com
郑重承诺 专业团队,保证原创与通过!
童鞋论文网真诚欢迎新老客户的光临与惠顾!
 
 热门文章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研究
· 用户锁定效应视角下的网易云音
· 众筹产品创新性对融资绩效的影
· 南京市城镇居民冷鲜肉认知度问
· 摩拜共享单车可持续盈利研究
· 催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原
· 社交媒体中不实信息转发主体心
· 基于网络平台的SPA模式研究——
· 基于游客感知的云台山景区微信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企业
 
 推荐文章
· 统一监护制度下父母处分未成年
· 对罪犯未成年子女社会化帮扶的
· 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角色定
· “三生融合”视角下“景村协同
· 滴滴打车运营现状调查分析
· 广播体操与戏曲的共生之路研究
· 国产荒诞喜剧《我是余欢水》和
· 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实
· 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探
·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系
 
 相关文章
· 融入职业情境的跨学科项目式教
· 小学数学跨学科综合课程校本教
· 研究生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 周村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现状调
· 跨学科视角下的“文化翻译”评
· 文化产业专业美学教学的学科与
·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经济类文科生
· 论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实验班教学浅
· 以数组为例的基于数学思维的C语

专业指导团队,准时守约,保证原创与通过,十年信誉,品质保证
童鞋论文网提供本科论文、专科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发表、论文查重服务
版权归童鞋论文网所有 禁止一切商用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