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 的提出是新时期促进国际与国内各方面联合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式格局的重要依据。内蒙古作为资源富集区从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等多角度看,一直肩负着我国向北开放的窗口与桥梁的使命,因此,在“一带一路”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此同时,内蒙古自身的资源型产业尤为突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分析其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一带一路”战略概述 2013 年9 月7 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演讲,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 年10 月,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于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于海洋方面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者的提出高度概括了“一带一路”的含义,同时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获得了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在当前各国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前提下,能够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这也必将是未来几年区域间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的提出带来了很多机遇,加强了与沿线有关国家的沟通和磋商,推进了很多拥有成熟条件的重点合作项目,为基础设施互通互联、资源开发、金融合作、生态保护、产业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海上合作等领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根据“一带一路”的走向,陆地方面顺应国际大通道,以沿线国家的城市为中心,重点以经济贸易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中蒙俄、新欧亚大陆桥、中国- 中南半岛、中国- 中亚- 西亚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海上方面重点以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安全高效通畅的运输大通道。 二、内蒙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影响和作用 在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和期许中,尤其是关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内蒙古在其中有着明显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它跨越了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并且地区南部分别和八个省区毗邻,北部拥有长达4221 公里与异国接壤边境线,分别是蒙古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现该区域内具有16 个国家级别的对外开放口岸,例如,现阶段位于我国环渤海地区、可以通向俄罗斯及欧洲各国,而且具有最经济、最便捷等重要特点的海陆联运大通道的口岸是满洲里口岸; 在铁路方面,可使我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口岸,同时也可作为联通欧亚大陆的国际间重要通道的口岸是二连浩特铁路口岸; 还有一些已经成为我国进出口资源重要通道,或者是与俄蒙两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的口岸,比如策克口岸、甘其毛都口岸、珠嗯嘎达布其口岸等。第二个优势是内蒙古当地的传统和文化优势。它不但拥有将我国和蒙古国、俄罗斯相连的历史古道,而且还对于各国之间关于经济贸易往来方面、跨地区合作方面和文化互相交流方面等有着深切的认同,进而验证了中俄之间和中蒙之间源远流长的友谊这个事实。第三个优势是内蒙古的经济结构互补。在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两方面来说,中俄与中蒙存在差异性,而对于经济技术方面,中俄与中蒙又存在互补性,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与俄罗斯和蒙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的程度较高、彼此的关联程度略高、而且彼此双方的融合度也是很高的,根据目前的统计,经过内蒙古口岸的陆路货物运输量的百分比分别占中俄与中蒙总的陆路货物运输量的65%和95%。 内蒙古是资源富集的地区,是水系地区的源头,也是具有生态屏障的地区,因此,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这两个方面,无论是对于经济的发展、生态的安全还是对我国的向北开放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内蒙古拥有着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和愿景服务的各种功能,至今一直担任我国在向北开放方面的窗口和桥梁。与此同时,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中有明确的定位,在此过程中要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的风景线,越发努力建设活力满满的沿边经济带,在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进而积极推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行动和愿景的落地实施,以达到巩固和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分工体系两部分中优势地位的目的。 三、内蒙古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 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许多产业都和资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包头的稀土、钢铁产业,鄂尔多斯的羊绒、化工等产业,这些除了煤炭,乳品等产业也属于资源型产业。这些产业的成长,如果仅仅以最为基本的资源方面看,无论是对内蒙古经济的发展而言还是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升级而言,都无法做出长远的政策和结论,但是将内蒙古的资源型产业融入到“一带一路”的战略中,便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和评价内蒙古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 一)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发展优势 内蒙古之所以有着雄厚的资源型产业,是因为内蒙古自然条件、矿产资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得天独厚,均为发展资源型产业提供优质的自然基础,如表1 显示。 
针对内蒙古的地理位置来说,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拉伸,经纬度东起东经,西至东经,横跨经度,东西直线距离2400 多公里; 南起北纬,北至北纬,纵占纬度,直线距离1700公里; 全区总面积118. 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 3%,是中国的第三大省区。其整体地势略高,平均海拔高度在一千米左右,总体上可以说是一个高原型的地域,光照充足、土质肥沃、水源丰富的特点使内蒙古的经济作物和粮食得以充足。同时内蒙古的矿产资源富集,现已发现136 多种矿产,煤炭储量极其丰富,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十分可观,有色金属的储量也排在全国前列,因此内蒙古的人均拥有矿产资源有足够的潜在价值。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内蒙古西北部更是我国重要的风能资源区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区。 另一方面,由于内蒙古地区拥有不同丰富程度的资源,因而资源型产业层出不穷,这便会使内蒙古资源型产业出现集群化的模式。尤其是在“一带一路”中“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过程里将内蒙古作为一个整体,这种集群化相对于其他地区同样的资源型产业来说更是有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