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二八定律认为,20%的重点客户为企业带来80%的收入。私人银行业务就是专门为高净值人群提供的财富管理规划和资产配置方案,为客户量身定做一揽子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个性化、综合化、私密化的需求。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已经开展了近十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2015年年报显示:有9家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管理资产规模增幅超过20%,其中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管理资产总量增速超过40%1,成为支撑全行收入增长的主要业务之一。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增速换挡,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加速业务改革,纷纷将私人银行业务作为转型的战略重点和新的利润增长点。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也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截至2015年5月,我国约有121万名千万富豪、7.8万名亿万富豪2,千万富豪和亿万富豪的年增长率都突破10%,创历史新高,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由于我国私人银行起步较晚,还在摸索中成长,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和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找出其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有助于加速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升私人银行的竞争力,增加商业银行收入和利润。 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历程 最早入驻中国的私人银行是瑞士友邦银行,于2005年9月在上海成立,随后众多外资银行,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巴黎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纷纷在中国成立私人银行,争夺这座“金矿”。2007年3月28日,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在北京和上海同时成立私人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开设私人银行业务的中资银行,标志着我国中资银行正式进军私人银行领域。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紧随其后,在8月成立了私人银行中心,2007年被称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元年”。2008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相继开设私人银行业务,打开了私人银行业务的新局面3。截止到2015年,已经有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超过22家商业银行在我国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表1总结了在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部分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成立时间及客户门栏。 (二)我国私人银行的业务规模及盈利水平 1.业务规模 我国私人银行业在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中,经营管理逐渐成熟,业务开展良好,客户数和管理资产规模持续上升。表2列举了2012年到2015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和管理资产规模变化情况。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在客户数量上仍然处于绝对优势,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在这四年中一直占据领先地位。招商银行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表现突出,截至2015年底,客户数目比上年提高了49.1%,管理资产规模增加了66.4%,成功超越了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位列第一。但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测算,我国银行业整体私人银行客户数占全国高净值人群数的11%,管理的资产规模仅占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总额的14%。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盈利水平 在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中,有12家在2015年的年报中披露了私人银行的发展情况,但只有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公布了盈利情况:招商银行在2015年全年实现了私人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70.79 亿元,占零售部门整体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66.04%,同比增长了83.86%,收入十分可观。民生银行在2015年全年实现私人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1.55 亿元,同比增加了26.84%。表3选取了我国8家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其中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的占比都达到了35%以上,招商银行更是快达到半数,个人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占比情况反映了私人银行业务有着巨大的盈利前景。 (三)我国私人银行的组织架构及服务模式 1.组织架构 在我国私人银行的组织架构主要有两种形式:独立的事业部模式和大零售模式。独立的事业部模式是指私人银行完全独立于其他部门,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如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其私人银行拥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形成自身特色,但这种模式需要完善的部门业绩考核体系,否则在跨部门资源共享和合作上会受到影响。大零售模式是指私人银行挂靠在零售部门下成为二级部门,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都采取了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在私人银行成立初期能带来充足的客户资源和产品资源,但缺陷是经营业绩在零售银行与私人银行之间的分配难以界定,员工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私人银行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不断调整和创新出既适合自己又能满足客户需求的组织形式。 2.服务模式 我国私人银行的服务模式大多在客户经理和产品专家组成的团队式服务模式。客户经理负责发掘客户、维护客户关系、为客户办理各项业务等,产品经理包括了各个业务领域的专家,他们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投资方案。如中国银行的私人银行实行“1+1+1”服务模式:1名私人银行家+1组投资顾问专家+1个全球集团服务平台;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采取“1+N”服务模式:1位资深、专业、稳定的客户经理+ 资深的投资顾问团队。 (四)我国私人银行的产品及服务种类 私人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种类多样,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服务、财富管理服务、国际资产传承规划服务、顾问咨询服务、家庭增值服务等(见表4)。 1.商业银行服务 在私人银行服务体系中,商业银行服务是其最基础的服务,包括储蓄、信贷、汇款、信用卡等一般零售业务。同时,私人银行的客户可以享受更多优惠,比如较低的贷款利率、贷款数额更高、私人专项融资、信用卡无限额消费等。 2.财富管理服务 财富管理服务是私人银行的核心业务,通过对客户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分析,将客户的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进而达到资产保值、增值和传承的目的。 3.国际资产传承规划服务 国际资产传承规划服务主要包括:资产传承、税务咨询、留学移民等。资产传承往往通过遗嘱、信托、保险或者境外注册账户等方式,帮助客户有效解决复杂的遗产继承问题。 4.顾问咨询服务 由于私人银行客户大多拥有自己的企业,私人银行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可以为他们提供包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购重组、债务重组、股权融资、跨境合作在内的很多财务、法律、投资方面的建议。 5.家庭增值服务 家庭增值服务是私人银行为了提升客户的生活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而推出的,随着客户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多,各家银行纷纷开通特色增值服务:医疗健康服务、艺术品鉴赏服务、继承人教育服务、社交平台服务等4。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方面的问题 1.分业经营体制限制 2004年2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对于定位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方案的私人银行来说,无疑是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阻碍之一。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使私人银行无法直接进行资产管理和全球资产配置,提供的产品局限于本行的理财产品,对证券、保险、信托等只能代销其产品,无法自己提供,加大了产品创新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