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的城市,盐城具有发展人文经济学的先天优势,坚实的经济基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叠加的政策优势也为盐城实践人文经济学提供全面的保障。为此,应注重传承特色,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辨识度,促进文化产业融合,不断积蓄城市经济新动能,同时鼓励文化创新,拓宽文化载体、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实现人文经济学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盐城 人文经济学 文化 经济 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富足,精神文明会自然地得到发展,文化与经济从来不是彼此孤立,人文与经济历来是互相促进、交相辉映的关系,经济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物质基础,文化兴盛为经济腾飞指引方向。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 一、人文经济学的内涵及特点 (一)人文经济学的丰富内涵。 人文经济学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丰富经济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深入理解和把握人文经济学对于构建一个和谐、公平的经济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解决我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但是关于人文经济的概念和范围,目前还没有权威和统一的界定,与之比较接近的概念是“文化经济”,文化经济被认为是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为基本原则,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重要标识,以文化生产力解放和经济价值全面彰显为发展目标,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人文经济反映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关系,是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其宗旨应该是在文化和经济之间找到一个交叉点或连接点,使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以相互支持为基础,以共同进步为目标。 (二)人文经济学的突出特点 1、突出的人文关怀。 人文经济学有别于传统经济学门类,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从人文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仅有物质利益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是狭义利益,只有兼顾了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的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广义利益。人文经济学追求人文和经济的同步发展,将经济学的目光从单一效率领域拓展到人的全面需求领域,为经济学增加了人道精神和人文关怀,这一变化不仅突破了西方经济学逐利本性,而且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价值指向,是经济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 2、独特的双向转化机制。 人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建立在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双向转化为主要机制之上,该理论在文化和经济之间搭建了互通的桥梁,系统地建构了经济人文性与人文经济性辩证统一的发展框架,在人文经济学家看来,经济和人文之间不是孤立的个体,在他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借经济发展可以繁荣文化,靠文化滋养能够助力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向渗透、互动共进、融合发展,且这种共生机制在部分城市已经显现出了“1+1>2”的效果。 3、跨学科的研究视野。 人文经济学创造性地将研究“财富”与研究“人”相结合,不以纯粹的逻辑推演见长,而是融合了社会学、政治学、史学、伦理学、文学等方法的经济学研究。传统研究将人文学科和经济学化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但是随着学科发展和协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一转变不仅是响应多元学科融合的新趋势,而且人文学科的研究可以帮助经济学家更好地了解人类文化和社会变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增强经济决策中的人文关怀。 二、盐城推动人文经济学实践的现实基础 (一)坚实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盐城紧紧围绕“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各项发展指标稳中向好。2023年度,盐城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400亿元,达7,403.9亿元,比上年增长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0,681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52元,比上年增长6.3%。“家底厚实”的盐城经济不仅为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2022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 (二)丰厚的文化底蕴。 盐城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是江苏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这里陆海交织,有海洋,也有近海森林,盐城坐拥江苏最长海岸线、最大沿海滩涂,是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的城市。作为全国唯一姓“盐”的地级市,盐城因盐而兴、因盐得名。3,000年前,沿海先民在这里煮海晒盐,造就了“烟火八百里,灶煎满天星”的盛景,刻画下盐的风骨、盐的品质。盐城在各个历史时期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人文记忆,留下了诸多璀璨珍贵的历史文化,红色铁军文化、蓝色海洋文化、白色海盐文化、绿色湿地文化组成的“四色文化”,代表着盐城地方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凝结着盐城人文精神特质。 (三)叠加的政策优势。 盐城市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期,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文经济产业发展,致力于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经,不断激发人文经济的势能,不断把发展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当前,盐城市重点培育“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着力加快构建“万亿规模总量、千亿产业支撑、百亿企业引航”的新格局,更为全市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瞄准市场和政府良性互动,市委市政府接连印发《关于印发加快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快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盐城市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确立了培育文化企业、提升文化项目、建设文化园区、发展数字文化等基本目标,规范和加强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以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助力盐城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在政策叠加推动下,近年来盐城市利用串场河和范公堤独特资源优势和深厚历史人文资源,相继建设了荷兰花海、天仙缘、珠溪古镇等景区,集合盐镇水街、欧风花街、安丰古镇等20多个特色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网、结网成体,形成立体多维的产品体系,使盐城变得更加“有看头、有玩头、有说头、有购头”,文商旅融合发展,正在成为盐城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逐渐提高盐城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盐城推动人文经济学实践的发展路径 (一)传承特色文化,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辨识度。 “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不仅是盐城两张享誉世界的名片,更是盐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的具象表现。在这座著名的海滨湿地城市,铁军文化、海洋文化、海盐文化和湿地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推动盐城人文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本地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放大“四色文化”象征的品牌效应,走有“盐城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一是弘扬红色文化,做好“铁军文化”文章,开发“铁军潮”“东进”系列红色文创,提高盐城红色资源品牌影响力。二是突出蓝色文化,以东台条子泥、射阳黄沙港、滨海月亮湾等区域为重点,加快建设沿海文旅产业带,打造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提高盐城蓝色文化知名度。三是做强白色文化,围绕“盐”城特色,积极宣传中国海盐博物馆、盐镇水街、盐渎公园、“盐”立方电视塔等海盐历史文化景区,形成系统的盐城白色文化产业。四是创新绿色文化,保护黄海森林公园、条子泥、九龙口等一批代表性湿地区域,发展风能、水能等新能源产业,同时以黄海湿地珍稀动物勺嘴鹬、丹顶鹤、麋鹿等为原型IP,制作文创产品、动画短片等,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传播盐城绿色文化口碑。 (二)促进产业融合,不断积蓄城市经济新动能。 坚持把人文经济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实现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融合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升级。一是推动自然和人文融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树牢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重大任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绿色跨越”,努力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市。二是推动本土和国际融合。深挖盐城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本土文化和国际文化融合发展。结合区位优势、产业特点、现有文化产业等特点,发展KK-PARK中韩文化主题街区,丰富“安徒生童话”IP主题,促进盐城文化和国际元素积极融合,形成盐城文旅新特色。三是推动历史与现代融合。立足盐城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黄海湿地博物馆等一批盐城“文化标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同时做好开发利用工作,发展东台西溪古镇、阜宁穆沟古镇、盐都安丰古镇、盐南珠溪古镇等特色文化地标,不断推进新旧业态叠加升级,促进历史与现代在盐阜大地交流融合。 (三)突出文化创新,持续拓展人文经济新内涵。 文化繁荣的关键在于文化创新。盐城的文化创新实践要着眼于文化载体的创新,一方面通过空间改造利用,将旧空间转化为新地标,实现跨时代文化交流碰撞;另一方面依托《一场风花雪月的盐城》《半小时爱上盐城》《不是菜鸟的盐小勺》等地方特色书籍、动画,打造盐城文脉在线展厅。文化创新应聚焦于文化内容的创新。立足铁军文化、海洋文化、海盐文化、湿地文化,做好特色文化的传承弘扬、转化增值工作,同时整合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森林氧吧、中华麋鹿园、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万株郁金香花海、旅游度假村等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康养、团建、亲子等高端产品,积极举办青年人喜闻乐见的音乐节、达人秀、烟火秀、马拉松等活动,持续丰富盐城文化内容。文化创新须围绕文化形式的创新。积极打造“主题演出+旅游景区”“驻场演出+小剧场”“街头演出+文化街区”“氛围演出+文博场馆”等新型文化演出新式,推出以西溪景区《天仙缘》、荷兰花海《只有爱》、大洋湾《盐渎往事》、中华海棠园《船说海棠》等创新演艺作品,将文艺有机融入城市肌理和文旅场景,提高文艺作品的吸引力,创造更大文化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桑明旭.加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学理化阐释和体系化表达[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3). [2]周绍东,李靖.人文经济学视阈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4(02). [3]章锦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视角的创新研究[J].生态经济,2024(04). [4]王忠,车学森.人文经济学研究:理论演进和话语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24(02). [5]胡钰.人文经济学的实践基础、基本假设与核心理念[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2). [6]任平.深化研究人文经济学:方向抉择、当代使命与未来前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1). [7]王晓静,刘士林,杨珺涵.人文经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23(09). [8]魏鹏举.中国发展的文化自觉:人文经济学之引入[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5). [9]邹智贤.人文经济学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20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