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理念和数字技术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企业越来越重视数据资源的价值。通过构建业财税一体化模式,企业能够将内部的数据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在客观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基础上,为企业业务开展、内部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以企业业财税一体化模式构建的价值为切入点,提出企业业财税一体化模式的构建策略。 1智能财税背景下企业业财税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价值 在智能财税背景下,财务工作和税务工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业财税一体化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财税工作与业务活动进行融合,实现业、财、税数据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应用。从整体来看,业财税一体化发展不仅是数智化时代的必然趋势,还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财税背景下,企业构建业财税一体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1.1提升企业协同效能 在业财税一体化模式下,企业的业务、财务和税务可以实现高效整合,有力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理。在此模式下,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效能大幅提升,这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业财税一体化将各部门的运营目标与企业经营发展的整体目标同一化,在共同目标的导向下,企业业务、财务、税务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互促共进,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效能。 1.2规避潜在风险 风险规避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内部和外部多重风险隐患。借助业财税一体化模式,企业能够确保财务、税务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业务开展情况,并将财务、税务监督和审核工作融入业务流程,运用财税眼光对业务决策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随着业财税一体化模式的完善,企业的数据集成效能将大幅提高,有助于企业借助风险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技术分析数据中的风险趋势,并为风险管理提供可行的策略[1]。 1.3推动企业现代化转型 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现代化、信息化和数智化。而企业在推动业财税一体化模式构建的过程中,会持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建科学的管理平台,从而有效实现资源的重组和合理配置,推动企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可以说,业财税一体化模式建设的过程,就是企业现代化和数智化转型的过程。 2智能财税背景下企业业财税一体化模式的构建路径 业财税一体化模式是指在智能财税的基础上促进业务与财务、税务的深度融合,借助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开展业财税的一体化管理,突破部门之间常见的数据壁垒,推动业财税信息和数据的流通共享,打造从业务到财务、税务的企业管理闭环,从而从整体的角度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具体而言,企业业财税一体化模式的构建需要注重对三大要素的把握,即平台要素、流程要素和数据要素。对此,企业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业财税一体化模式。 2.1推动技术赋能,打造业财税一体化平台 平台搭建是业财税一体化模式构建的基础,只有通过高度的信息系统整合,实现业务、财务、税务的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管理效能,满足业财税管理需求。企业在进行业财税一体化平台构建时,要着重考虑平台的技术架构设计和实现。 平台架构设计需要满足3个要求:第一,数据集成和数据共享。一方面,要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这是业财税一体化平台的核心和基础。在进行平台架构设计时,要注重数据库建设,将业务系统、财务系统、税务系统中的数据集成起来,以满足数据流通、交换、共享、应用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实现业财税数据的实时同步。只有数据同步,才能够避免数据的一致性,保证财税结果的可靠性。在平台架构设计时,要采用数据同步技术,开展业务的同时,保持财税数据的同步跟进[2]。第二,流程集成和流程优化。根据此前梳理的业务流程,企业要重新开始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将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进行调整,以契合一体化平台的功能特征,保证业务体系中与财务相关的数据能够有效传输和集成。同时,要将财税审核和监测节点融入业务流程,实现对业务开展的监督和审核。第三,系统集成和系统融通。业财税一体化平台需要将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和税务系统连接起来,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平台架构设计时选择合适的集成平台,并进行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的开发工作,为业财税数据共享奠定基础。 平台架构实现需要从以下4个维度入手:第一,技术平台选择。业务系统通常采用的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其选择的要点在于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业务需求,这是业财税一体化平台构建的基础。财税系统可采用税务局认可的财税软件,如金税、金蝶等,满足财税数据集成、分析等需求。第二,数据接口开发。为了实现业财税数据的集成和共享,平台需要做好各系统对接和数据集成工作,开发业财税数据接口,并建立财税报表生成、业务数据查询等模块[3]。第三,流程优化整合。设计业务审批流程,并将财务审核融入审批流程,以便财务人员准确把握所需的业务数据。构建财务报销系统,对所提交的业务费用进行核算和审批。第四,数据监测分析。一方面,要设计数据监测分析模块,对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税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另一方面,要根据业财税一体化的分析结果,进行深度应用,包括决策支持、资源配置等。 2.2全面梳理工作流程,促进内部协同化管理 在智能财税背景下,企业要构建业财税一体化模式,必须依靠信息化、数智化技术的力量,依托流程化管理理念,增强业务、财务、税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以及三者之间的融合性。因此,在业财税一体化模式构建之前,需要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财务流程和税务流程进行梳理,将财税工作置于业务工作的前端,构建紧密结合、深度融通的流程体系,以此有效规避业、财、税之间的脱节问题。 2.2.1优化业务流程 第一,提升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水平。开展业务全流程的梳理工作有助于明确业务开展的程序和操作要点,进而提升规范化水平。企业可以采用分类管理的方式,对业务工作中的潜在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并编制待优化清单,逐项进行优化。梳理时还要注意分析业务端与财税端之间的冲突问题,切实保障业财税的一体化发展。这样有助于将业务管理纳入业财税一体化管理的框架。 第二,分析业务前端的潜在风险点。业财税一体化模式构建的一大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因此,在业务流程梳理的过程中,需要从财务管理的维度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通过内部控制机制加以控制,从而避免业财税风险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4]。 第三,提升业务信息的标准化水平。在业财税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中,信息质量十分关键。在智能财税背景下,财务和税务信息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如果业务信息的标准化水平不高,信息质量较低的话,可能会对业财税一体化发展造成掣肘。企业在梳理业务流程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标准化流程管理提升业务信息质量,从源头上保证业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造成财税结果的偏差。 2.2.2制定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流程 企业要在业财税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工作流程,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加强对业务流程的审核和监测。 第一,制定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要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企业管理目标和业务特点,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对资金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在业财税一体化模式下,财务管理工作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时明确财务工作的范围、职责和标准程序,形成涵盖财务会计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务审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 第二,优化财务流程。根据业财税一体化模式的构建需求,对财务流程进行标准化制定,明确财务工作开展的依据和模式,将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进行融合,重点整合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的财务管理程序,实现智能财税对业务流程的有效控制和监督,同时合理简化财务流程,确保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2.3优化税务流程 在业财税一体化模式构建过程中,企业税务流程优化的核心在于对税务筹划流程的优化。合理的税务筹划有助于企业利用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合理降低税负,规避潜在风险。企业要结合当前的业务模式和财务管理模式,设计符合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税务筹划方案,充分发挥出税务管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实现良好的资源配置,并为业务开展和决策制定提供税务方面的数据支撑。 2.3彻底消融数据壁垒,提升数据要素利用率 数据要素是企业构建业财税一体化模式的基本要素。在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下,业务开展、财务管理、税务管理等环节的数据十分分散,且具有明显的数据壁垒,业财税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无法实现。在智能财税背景下,企业在构建业财税一体化模式时要注意从两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出数据资源的价值。 2.3.1打破数据壁垒,促进数据集成 打破业财税之间的数据壁垒的关键在于,设计统一的数据结构并依托数字化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集成。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数据需求,即需要充分考虑业财税一体化的管理需求,保证所采集的数据全面性和需求匹配性;二是数据源头,业财税一体化环境下,同一数据可能存在多个录入源头的现象,这会对后续的应用造成负面影响,如出现数据偏差或数据冗余现象。对此,企业要全面梳理数据需求,从财务管理、内部监管等层面出发,明确业财税应用场景,总结数据需求。同时,企业要应用数字化技术,对数据进行识别和提炼,选择有价值的数据,形成所需的业财税数据,构建数据图谱[5]。 2.3.2统一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 由于业财税系统的不同,企业业财税数据的常见问题就是格式、标准不统一。尽管在智能财税的辅助下,财务数据和税务数据实现了标准统一,但业务数据中仍然包含较多的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难以直接用于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必须经过数据清洗和转换,形成结构化数据后才能利用[6-7]。但在数据清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错误、数据遗失等问题,导致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受损,这对财税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加快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并将其应用到业务系统之中,确保业财税数据共用同一套标准。国家对财务会计数据制定了较为详尽的标准体系,且仍在逐步完善中,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的推荐标准,对业务数据体系进行完善,为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工作提供便利。 3结束语 随着财税智能化转型的逐步深入,企业要深刻认识到数智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加快推进业财税一体化建设工作。在业财税一体化模式构建过程中,企业要重点把握平台要素、流程要素和数据要素这三大关键要素,通过构建业财税一体化平台、优化业财税流程和消除数据壁垒等手段,打造高效、规范、科学的业财税一体化模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