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住宅建筑工程对于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传统的材料与技术逐渐无法满足现代住宅建筑对于环保、节能、舒适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而新材料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其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文章结合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重点介绍了几种典型新材料与新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旨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 住宅建筑工程 新材料 新技术 1 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1.1 提高建筑质量 从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意义来看,首先便要关注其应用效果。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品质,保障施工质量。具体而言,相较于传统建筑材料,新材料具备更强的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强度,可以全方面优化建筑结构质量。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促进建筑结构性能的提升,如提高结构抗震及防火等级,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1.2 改善居住环境 住宅建筑工程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住宅的物理性能,而不同种类新技术的应用也促进了住宅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并且在新的建筑理念下,住宅建筑更加注重环保与节能,可以为住户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1.3 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筑成本 从工程建设角度来看,住宅建筑工程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也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具体而言,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新材料更易制作与获取,并且可以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有助于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工程投入成本。各类新技术的运用可以优化住宅工程施工方案,改善施工组织计划,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1.4 达成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从现代住宅的发展形势以及人们生活品质需求角度来看,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助力人们高品质生活目标的实现,并帮助建筑行业更好地落实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计划。在住宅建筑工程中,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成果的展现也可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加入社会的可持续建设活动中[1]。 1.5 促进建筑行业创新发展 住宅建筑工程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是新型建筑理念的体现,这也有效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通过融合新技术与新材料,建筑设计方式得到了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改变,有助于打破传统建筑模式下技术与资源受限制的条件,构建节能、环境友好以及高品质的住宅工程,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 新材料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新型节能隔热材料的应用 当前的住宅建筑工程中,新型节能隔热材料的应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对于新型节能隔热材料而言,其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材料具有更加卓越的隔热性能。这些材料往往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独特的材料结构,导热系数更低,保温效果更好。新型节能隔热材料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工程的墙体、屋顶以及地板等部位中,有助于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维持居住环境温度的稳定性。 常见的新型节能隔热材料有以下几种:(1)纳米隔热材料,其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可以在建筑结构中有效阻止热量的传递。这种材料可以被用于住宅建筑的外墙保温层以及屋顶隔热层,从而显著减少热量损失或外界热量的侵入。(2)真空隔热板,其在建筑外墙、屋顶和地面隔热层中也较为常见,尤其是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真空隔热板可以发挥出优质性能。(3)玻璃棉隔热材料,其保温隔热性能和吸声性能比较优良,将其应用在墙体和屋顶隔热层中,也会起到良好的吸音效果。(4)聚氨酯泡沫,其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结构强度也较高,适用于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防水以及密封等领域[2]。 2.2 新型抗震材料的应用 抗震设计是住宅工程建设中的要点之一,具备良好抗震性的住宅工程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持建筑企业的声誉以及社会稳定性。现阶段的抗震设计中,由于新材料及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住宅建筑抗震设计模式正在改变,设计效果也得到了优化。其中,新型抗震材料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常见的抗震建筑材料包括纤维增强材料,其主要是将特制的纤维材料掺入混凝土中,促进混凝土韧性及抗拉强度的改变,避免钢混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失稳现象。纤维增强材料也包含多种类型,有碳纤维、钢纤维以及玻璃纤维等,这些材料的延展性与抗拉强度较高,可以增强建筑结构的粘结力,避免地震作用下结构裂缝的扩大化发展。除了纤维增强材料,轻质隔震材料也是住宅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新型抗震材料。该类型材料不仅具有一定的韧性,它们也可以帮助建筑结构减轻自重,避免地震作用对建筑整体造成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在高层及超高层住宅建筑中,轻质隔震材料的应用频率较高,显著推动了住宅建筑抗震性能的提升。此外,形状记忆合金也是一种良好的新型抗震材料,且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借助应力及温度改变形状,将其应用在住宅建筑的特定部位中,使其在遇到地震作用时,通过变形吸收掉一部分地震力,从而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2.3 生态建筑材料的应用 随着生态化建筑理念的推广,生态型建筑材料得到了研发,并逐渐应用在了当前的住宅建筑工程中。生态建筑材料具有极大的应用优势,从其生产、使用以及废弃过程中来看,该材料对于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小,甚至没有影响。因此其应用过程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促进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和谐共存。生态建筑材料也具备可再生以及可循环使用的特点,可以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降低住宅工程的建设成本[3]。 常见的新型生态建筑材料包括绿色混凝土、生物质材料、光触媒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等。其中,绿色混凝土是一种使用工业废料替代传统水泥的混凝土,将其用于住宅建筑的墙体、地面和结构构件制作中,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生物质材料包括竹材、木材以及稻草等,其可降解效果显著,能够在室内装饰中得到应用,为人们提供自然、健康的居住环境;光触媒材料可以借助光能实现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分解,将其涂覆在室内墙面与天花板上,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太阳能光伏材料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清洁能源。例如,将其应用在住宅建筑屋顶或立面上,可以为家庭生活提供部分电能。 2.4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在现代化住宅工程中不可或缺,并且随着新材料的研发,混凝土的性能也在不断升级。其中,高强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在住宅建筑中,其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抗压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均良好。将高强混凝土应用在住宅建设工程中,可以保证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强度满足设计标准。此外,在高强混凝土中根据需求添加适量的掺合料,可以配置高性能混凝土,使其强度、耐久性以及体积稳定性得到优化,更有利于推动住宅建筑使用年限的延长,符合用户的利益需求[4]。 3 新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 节能新技术 在住宅工程建设与使用中,资源与能源的大量消耗与浪费问题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节能新技术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住宅建筑工程中应用到的节能新技术主要包括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以及外墙节能技术等。 对于门窗节能技术而言,其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设中结合建筑需求,安装新型门窗。这一类门窗往往具备双层或多层玻璃,并且可以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与所处地域的气候特征,实现对门窗构件位置与窗墙壁的合理化调整,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保温隔热作用。施工人员可以使用发泡胶,对门窗构件与墙体缝隙部位进行填充,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强化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屋顶节能技术是指改变住宅建筑屋顶的构造做法,使其节能效果得到展现。常用的节能方法有采用通风屋顶、保温隔热屋顶以及蓄水屋顶等。其中,蓄水屋顶使用成本较低,可以借助水的大比热容特性,提供一定深度的蓄水层,避免住宅屋顶被阳光直射。为了提高建筑美观性,可以在蓄水屋顶中种植水生植物,形成屋顶绿化。外墙节能技术是指利用合适的材料,合理设计住宅外墙形式,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温与隔热效果,实现节能目标。 3.2 新型防水技术 防水技术的应用在住宅建筑工程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防水技术类型正在增多,它们在住宅工程建设与使用中也发挥出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住宅建筑防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以及居住舒适度,下文分析一些住宅建筑中的新型防水技术: (1)自愈合防水技术采用了自愈合防水材料,可以在水的作用下自行修复结构中的微小裂缝,使得建筑结构中的防水层保持完整。这一技术常见于住宅建筑的屋顶、地下室以及卫生间等区域,可以有效规避漏水问题的出现。(2)涂层防水技术采用了新型的防水涂料,可以应用在卫生间、厨房等潮湿环境中。新型防水涂料的弹性及附着力良好,可以适应基层的微小变形,实现对裂缝的堵漏。(3)纳米防水技术使用了纳米材料,可以实现对基层毛细孔的深层次填充,从而形成细密的防水层。此外,还有膜结构防水技术,其通过高强度、耐老化的膜材料的应用,在构建防水层时,可以展现出施工快捷与环保的特点[5]。 3.3 BIM技术 BIM技术是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的一项新型信息化技术,其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可以实现工程信息共享与协同化管理,从而助力建筑企业打造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在住宅工程建设期间,BIM技术的应用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设计优化与可视化。工程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创建建筑三维模型,使设计更加直观和具体。其次是协作与沟通,BIM平台允许多方实时共享和访问项目信息,从而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在技术支持下,施工过程中的冲突和返工问题也可以得到规避。再者,在施工管理中,BIM技术可以被用于完善施工计划,实现对资源的精细化分配,从而更好地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最后,在维护与运营中,住宅建筑的维修记录和性能数据可以被保存在BIM软件中,为降低运营成本与提高运营效率提供条件。 3.4 3D打印技术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逐渐兴起,尤其是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它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式。在住宅建筑工程中,3D打印技术可以被用来制作更为精确的建筑模型,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展示和评估设计方案。相较于传统工艺,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制作结构复杂的建筑构件,从而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自由度和创新性。工程人员还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提供满足用户独特需求的建筑元素,如造型奇特的装饰品与家具等。在施工模板和模具制作、墙体和结构建造中,3D打印技术可以发挥出关键作用。基于3D打印技术直接打印出的墙体和结构元素,可以节省材料和时间,并减少建筑废弃物,促进建筑效率的提升[6]。 3.5 区块链技术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可以发挥其技术潜力,从多个方面提高项目的效率、透明度和安全性。例如在合同管理中,区块链可以用于存储和执行智能合同,简化交易过程,减少双方纠纷。在质量控制中,区块链可以记录建筑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确保所有工作都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法规。在融资与支付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房地产交易和建设资金的筹集,通过加密货币或代币化资产,为项目融资提供新的渠道。在能源管理方面,区块链可以用于记录和管理能源使用数据,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能源交易,优化能源消耗。在维护与运营中,区块链可以用于记录建筑的维护历史和运营数据,为未来的维护和运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应当不断探索和创新,研发新材料与新技术,提高住宅建筑品质,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龚玉峰.浅谈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24(15):73-75. [2]刘海山.高层住宅建筑铝合金模板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J].居舍,2023(11):55-57. [3]叶冬飞.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21):80-81. [4]祖金龙,徐春彪,李虹婵.略论在居住建筑中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的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1(9):1-2. [5]孟凡超,冯艳萍.住宅建筑节能新技术和新材料[J].河南科技,2005(1):24-25. [6]杜俊芳.住宅建筑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J].山西建筑,2003(2):8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