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常见,为解决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问题,本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从施工设计优化、放线测量、模板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这几方面入手,阐述了住宅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以期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 关键词: 住宅建筑工程 框架剪力墙结构 施工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住宅建筑中的重要承重结构,其施工质量与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使用安全息息相关。基于此,在当前的住宅建筑工程中,必须加大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把控力度,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达标。 1 住宅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相较于其他建筑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具备显著优势,(1)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其独特的框架设计,能够灵活规划建筑空间,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中,这一优势尤为明显。同时,通过合理布置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梁柱,为居住者提供更为宽敞、舒适的活动空间,从而优化居住体验。(2)高承载力和出色的抗震性能。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组成,其中剪力墙具有极高的承载力和刚度。当建筑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框架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而剪力墙则能够有效抵御水平荷载,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此外,框架剪力墙结构本身能够实现垂直力与水平力的平衡,当结构承载力达到一定高度时,其能够平衡空间内部的受力范围,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3)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建筑需求和空间布局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无论是商业建筑还是住宅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都能够满足其独特的设计和使用需求。同时,由于其结构特点,框架剪力墙结构还能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建筑外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4)可靠的结构连接。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结构连接方面表现出色。其连接节点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和先进的焊接技术,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连接节点的设计也非常巧妙,其能够有效分散和传递荷载,提高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这种可靠的结构连接使得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应对各种外力作用时都能表现出色。 2 住宅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其抗震要求,同样抗震性也是我国现阶段建筑物质量验收标准之一,并且具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框架剪力墙的布置会影响其抗震性能,特别是对于内部平面变化较大的部位,剪力墙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同时结构框架梁柱与剪力墙的轴线应尽可能重合在同一平面内,避免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局部破坏。在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遵循剪力系数最小的原则,确保结构所能承受的荷载力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建筑自重和结构承受压力,保证抗震性能。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出现变形问题,因此在施工技术应用中应保证其刚度,从而提高框架剪力墙的使用稳定性。刚度作为建筑结构的一项重要参数,其特征值主要反映结构抵抗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而框架剪力墙的刚度则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在钢筋方面,除了钢筋类型,其布置密度与连接方式都会影响框架剪力墙的刚度,布置不当可能会导致钢筋出现位移。在混凝土方面,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和养护质量十分关键,其强度与耐久性不足都会导致框架剪力墙在受力时出现裂缝,从而导致刚度降低。 在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受力要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受力上表现为弯剪型,主要由下部承受较大的水平力,上部承受较少的水平力。因此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设计各个节点位置,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接缝处理,从而保证框架剪力墙各个受力节点的稳定性,提高建筑整体受力强度,保证施工质量。 3 住宅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注意事项 3.1 施工设计优化 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关键在于,按照施工方案的参考性文件,重新把控墙体结构布局,完成对剪力墙结构的阶段性建设。首先,按照不同地区对剪力墙设计以及建设的要求,分辨影响剪力墙结构差异和要素,并在此背景下完成剪力墙结构勘查工作,分析当地地质、水文以及周边环境等条件,收集完整的地质信息,以便为后续施工方案的落实奠定基础。待信息收集完毕,结合施工场地实际,确定施工分阶段任务、施工建设目标,从垂直以及水平两个方向分析剪力墙的受力情况,初步确定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布局。 其次,在对剪力墙进行设计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分析墙体结构受力点,并完成墙体受力关键点的校验工作,如当墙体出现受力变更时,应立即重新评估荷载在墙体的受力情况,计算以及审校受力变更范围。结合工程建设规范,确定墙体合理的受力参数阈值,如翼墙边缘宽度、翼墙厚度、剪力墙间距等关键数据信息,保证剪力墙建设的科学性。框架剪力墙建设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共同探究施工剪力墙的建设范围,并选取可保证剪力墙受力平衡的关键数值,以提高剪力墙建设的科学性。 最后,在施工设计阶段,剪重比参数的确定将影响后续墙体的定型,因此为保证整体墙体的建设强度,应提高整体墙体房屋框架结构的抗震性,确定墙体抗震的最大最小区间,并按照墙体设计基准,优化墙体设计数值,确定墙体最终框架结构的各项参数。另外,为保证框架剪力墙稳定性,引入BIM技术模拟仿真框架剪力墙建设过程,通过对不同环节剪力墙结构参数的分析和确定,构建框架剪力墙建设模型,按照工程建设实际适当调整墙体数据参数信息,以保证整体墙体结构的精准性,完成框架剪力墙建设的动态模拟,有效预测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2 放线测量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测量放线是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可以保证建筑的轴线、标高、尺寸以及形状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建筑整体质量。首先在测量放线之前,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审核与检查,全面了解建筑结构的大小、尺寸、形状,确保框架剪力墙的平面、立面与实际标注高度保持一致。在仪器的选择上,应使用全站仪、经纬仪等高精度测量工具且所有测量仪器在施工前要经过专业校准,确保仪器始终满足测量与施工需求,提供较高的测量精度,避免人为误差。 其次应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原始控制点进行布设,且控制点应根据建筑楼层来布设,并形成轴线控制网。所有控制点应由专门人员负责,并进行定期巡视和校验。轴线以及控制线布设完成后应使用仪器进行复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在放线上应采用双线控制,并将定位线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cm左右,在此基础上明确其他正线、轴线等数据信息。在放线测量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误差,及时调整和修正测量数据,保证测量质量。 最后所有的测量放线工作应严格遵循国家与行业的测量规范,确保测量放线的准确性。在测量放线过程中,应积极进行自检和互检。合格后再报检,遵循此工作制度来保证测量放线的每个步骤都符合质量要求。在完成测量放线后,应对测量数据进行核对与复测,如发现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应立即进行调整。为了避免人工误差等因素造成测量数据不精准的问题,可以开展多次重复测量,取测量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保证测量放线工作质量。另外,还要在测量放线期间,遵循以下允许偏差要求:在外廓主轴线长度不超过30m、处于30~60m之间、处于60~90m之间、超过90m的条件下,允许偏差分别为±5mm、±10mm、±15mm、±20mm;细部轴线的允许偏差为±2mm;承重墙、梁、柱边线的允许偏差为±3mm;非承重墙边线的允许偏差为±3mm;门窗洞口线的允许偏差为±3mm。 3.3 模板施工 施工人员在组装模板的过程中,为了让模板更加稳定、牢固,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切实抓紧支撑体,并精心构建支撑体系,避免模板松动。在施工之前,还要仔细查看图纸,了解图纸中的各个参数,同时还要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做好测量工作,保证位置的精准性。施工人员要注意模板施工中的材料,施工之前检查材料,注意模板等材料的尺寸,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免因为材料问题影响施工质量。施工之前还要制定科学的模板施工方案,充分考虑现场情况和施工要求,结合施工图纸确定施工技术和注意事项,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安装模板时,施工人员还要注意内部模板和外部模板,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避免混凝土浇筑期间出现漏浆等问题。在支模过程中,为了让模板更加稳固,可以使用钢筋头,但是要尽量选择直径较小的材料,将其固定在模板内部,避免模板晃动。完成支模工作后,需要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尤其要注意墙根处的模板,确保模板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模板发生位移,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以免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受到影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要再次检查模板,若发现模板表面有裂缝,应当使用水泥砂浆,用该材料填充裂缝,以免在浇筑期间发生漏浆。 另外,要在保证混凝土施工作业达到一定质量水平的条件下,再组织展开对模板的拆除作业。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针对板结构的模板,如果相应构件跨度不高于2m,则需要在相应位置混凝土立体抗压强度达到50%标准值水平后,再进行模板拆除;如果相应构件跨度高于2m且不高于8m,则需要在相应位置混凝土立体抗压强度达到75%标准值水平后再拆除模板;如果相应构件跨度高于8m,则需要在相应位置混凝土立体抗压强度达到100%标准值水平后,再拆除模板。针对梁结构的模板,如果相应构件跨度不高于8m,则需要在相应位置混凝土立体抗压强度达到75%标准值水平后,再拆除模板;如果相应构件跨度高于8m,则需要在相应位置混凝土立体抗压强度达到100%标准值水平后,再拆除模板。针对悬臂构件的模板,要求在相应位置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00%标准值水平后,再拆除模板。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环境温度、湿度和混凝土的养护条件等,这些因素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模板的拆除时间。在拆除模板时,应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和安全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3.4 钢筋施工 钢筋施工在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在提升住宅建筑构件的承载力方面显现出较为明显的作用性。实践中,需要参考工程实际需求提前对钢筋材料实施质检,保证实际所投放钢筋材料的屈标比、强屈比均能够达到工程要求水平。在满足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对于钢筋材料所提出要求的条件下,落实对钢筋材料存放方案的合理设定,清晰标识不同型号、规格的钢筋材料,完善防雨防潮处理。同时,实际在钢筋施工作业期间,要在参考钢筋投放部位、用途的条件下,合理设定钢筋材料的加工方式、连接方式。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条件下,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重点部位,包括框架柱、框架梁、底板等,建议使用直螺纹连接方式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而对于直径较小的钢筋,可以使用焊接形式完成连接处理。在钢筋的绑扎和弯折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技术参数和质量。对于不同弯曲角度的钢筋,应设定相应的弯曲调整系数,例如在钢筋弯曲角度为30°时,设定弯曲调整系数为0.35d(d为钢筋直径,下同);在钢筋弯曲角度为45o时,设定弯曲调整系数为0.5d;在钢筋弯曲角度为60o时,设定弯曲调整系数为0.85d;在钢筋弯曲角度为90o时,设定弯曲调整系数为2d;在钢筋弯曲角度为135o时,设定弯曲调整系数为2.5d。 完成钢筋施工作业后,必须迅速安排施工质检工作。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依照《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等相关规范要求,检查钢筋施工成品的质量。同时,还要进一步针对钢筋连接区域内的接头面积百分比大小、接头位置是否存在破损或污物等缺陷、钢筋焊接连接位置是否存在焊瘤或咬边等缺陷展开检查,测定钢筋排布间距、钢筋搭接间距等,重点规避钢筋布设密度过小或过大问题的发生,保证住宅建筑的整体结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5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在框架剪力墙建筑中占据核心地位,为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稳定性,通常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需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优化和详细规划。 首先,混凝土的侧应力计算是施工前的重要步骤。通过精确计算侧应力,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的力学性质,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计算完成后,结合工程需求、实际情况和混凝土材料的标号,精心配制预拌混凝土,设定合理的水灰比,以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后浇带与施工缝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和施工缝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浇筑流程,确保施工缝始终与轴线保持垂直,以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混凝土振捣作业的优化: 在振捣作业中,应综合考虑混凝土侧应力等关键参数,确定合适的振捣力度。同时,结合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合理安排二次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3)分层浇筑方法的应用: 对于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分层浇筑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密实度达到理想水平,从而提高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 (4)混凝土结构的全面养护: 根据地方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养护。通过盖被保温、洒水降温等措施,防止混凝土结构因温度差过大而开裂。同时,合理控制养护时间,确保养护工作质量,以维护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稳定。 此外,还需采取以下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材料质量控制,对进场的水泥、骨料、添加剂等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技术培训和指导,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精确计算、优化配置、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全面养护等措施,确保框架剪力墙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稳定和结构安全。 3.6 注意事项 (1)原材料质量的管控。 施工前,应充分调研建材市场,全面研判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所需要关键材料的供应商资质,提前合理测定供应施工材料的性能。一旦在此过程中发现存在不符合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作业规范、国家与行业现行标准的施工原材料,则需要及时安排对相应批次材料的退回处理,严禁质量不达标、劣质的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以此体现出对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的更好维护,同时实现对施工作业期间安全事故问题、安全风险发生概率的控制与降低,提升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2)重点排查结构延展性。 对于结构延展性而言,其在判断住宅建筑结构强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没有全面研判结构的延展性,则很可能对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产生阻碍,使得整个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与强度有所降低。基于此,必须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期间,在钢筋绑扎等重要施工流程与环节,及时分析、计算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外表承担压力,使用合适的方法连接钢筋,从根源上实现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安全系数以及抗震性能的提升,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延展性以及整个建筑工程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及时开展框架剪力墙结构外表面的平整处理作业,全面解决框架剪力墙结构外部产生的质量问题,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 (3)剪力墙的后续处理。 必须在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设定要求的情况下拆除模板,防止对混凝土结构产生负面影响。应用喷涂、打磨、抹灰等方式修整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表面,促使整个墙体结构的外表美观度以及表面平整程度随之提高。进一步使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实施防水处理,防止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后续施工或实际应用中发生渗漏问题。 4 总结 综上所述,为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建设要求,需要在切实把握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要求的条件下,从施工设计优化、放线测量、模板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这几方面入手,强化落实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把控,提升施工质量,降低施工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他德龙.住宅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应用对策[J].居舍,2024(13):20-23. [2]王华.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24(8):33-36. [3]高宝柱,陈哲凡,张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2):189-191. [4]罗美增.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方法[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1):102-103. [5]李政.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21(9):71,286. [6]孟繁飞,费建伟,余家明.Fabr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hear Wall Structure with Corrugated Plate-concrete Composite Walls[C].2021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