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论文查重以及本科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职称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服务,上万成功案例,欢迎咨询。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童鞋论文网
热门搜索
行政 教育 营销 法律 经济 护理 心理 会计 文学 工商 计算机 旅游
站内搜索:
童鞋论文网
 当前位置:童鞋论文网 > 农林论文 > 文章正文
 
论实现“招纳职工”与“易地扶贫”双向运行的路径及对策
论文作者:童鞋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txlunwenw.com  发布时间:2021/10/8 8:57:28  

摘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具体的落实上要体现出“易地不脱政策,脱贫不脱服务”。无论是内地市县搬出人员对迁入地的生活生产愿望和需求,还是新疆兵团南疆团场对迁入户提供的“招工政策”,其目标就是“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地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促增收、强产业、谋发展、推攻坚”,让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有收益”,更持续长远地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

关键词:易地扶贫;新疆兵团;南疆团场;脱贫攻坚;

“易地扶贫搬迁”的出发点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就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施策来看,其他省市已经有了诸多现实的例子和模式。然而,就新疆兵团的“易地扶贫搬迁”而言,它有自身的不一样之处,其主要是新疆兵团南疆团场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与内地市县联手双向互动,统筹施策。新疆兵团以“招工”的方式将内地市县贫困地区人口招入新疆兵团,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将招纳职工、搬迁工作与本地特色产业、小城镇和园区、中心团场、新型社区等建设相结合,引导搬迁群众向园区、城镇和中心团场迁入,形成了多样化的职工招纳和易地扶贫的搬迁模式。

一、实施“易地扶贫”过程中“招纳职工”的对接困境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发改地区[2016]2022号)指出,要通过“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的方式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千万人口的搬迁安置工作。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全国的普遍地区在落实该项政策,在该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突出的重点还是集中在了整个搬迁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如何更好地解决“异地”和“安置”之间的矛盾,这依然需要下大力气去思考处理。同时,同样的问题在兵团南疆团场实施“易地扶贫”对接工作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

(一)新招职工对南疆团场农业耕作方式适应慢

内地市县(陇西)多山区地带,山区多以梯田为主,且土地质量差,缺水严重,世代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然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则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自成立以来遵循着不管是过去的“屯垦戍边”初衷还是新时代的“维稳戍边”使命,这60余年来已经在“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商”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新时代对农业产业结构做了调整,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布局。因此,内地新迁入职工面对兵团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

1.

所分得的耕地与居住团场的房屋距离较远,农忙上地多以三轮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作为主要的代步工具,这与内地搬迁户人员的村落居住环境差别较大,其不能很好地适应耕作种植的上下地生活。甚至在路途上时有车祸发生,这不仅耽误了农业耕作,而且给团场民政、社区带来了工作负担,给迁入户家庭带来负担。助长了迁入户返乡回原籍地的心理,动摇了其扎根兵团的信心。

2.

内地迁入户面对规模化的经济林种植(如香梨、苹果、红枣等),在种植习惯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其以往“靠天吃饭”的耕作习惯与兵团按时令施肥、灌溉、培土、修枝、剪叶等耕作形式产生明显的对接错节。这不仅影响了规模农业耕作,同时也影响了内地搬迁户的农业生产积极性。

(二)新招职工对兵团生产生活文化接受迟缓

兵团文化延续古代的屯垦文化,它根植于新疆独特的文化环境,融合了军旅文化、红色文化、中原文化和新疆地域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了新疆文化格局的转变,维护了新疆文化的安全,增强了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然而,这种多元文化的聚集,对内地迁入户多年形成的村庄院落的生活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首先,面对已有的团场住户,内地搬迁户会感觉自己离乡搬迁,不仅远离亲人,而且失去了长期共同居住生活的邻居。其次,南疆团场多呈现民汉混住的居住形态,内地迁入户面对民族类别、语言交流、居住习惯等与往常完全不同情况,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三)新招职工对选择迁入地具有地域偏好性

兵团辖区土地面积为7.43万平方千米,占新疆总面积的4.47%,大多属于生态脆弱的干旱地区,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积的1/5,它是中国最大的垦区之一。2017年底,耕地面积共有1 272.4万公顷,由于农业水资源短缺,现有耕地沙化、盐碱化严重。然而,南疆团场干旱地区的生态脆弱更为明显。内地迁入户对选择迁入地具有地域偏好性。

1.

由于地理环境的客观因素,南疆团场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肥沃程度也大有差异。内地迁入户首先会选择种植有经济林作物的团场,其次选择靠近水源河流的团场。无特殊需求,一般不会选择牧业团场。

2.

由于南疆团场农业生产要素支撑力的差异,内地迁入户首选农业生产要素支撑力强的团场,主要考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水平、生产工具水平、生产手段投资水平、科技投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等诸多因素。当然,也包括其对现代农业设备的要求和偏好性,如对农田水利设施、大中型农机具、拖拉机、摘棉机、柴油机、收割机、拖拉机等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有所要求与偏好。

二、实现“招纳职工”与“易地扶贫”双向运行的路径及对策

(一)加大新老职工“传帮带”的机制投入

针对内地搬迁户面对兵团农业耕作方式适应慢的问题,各团场要充分发挥老职工的积极性。成立老职工“传帮带”小组,以团场牵头、连队实抓分组分类的方式让老职工带领内地迁入新职工了解团场实际。要做到“住团场的屋、走团场的路、下团场的地”,尽快带领新迁入职工适应团场,解决远距离耕作的交通路途困扰,适应经济林精细化管理耕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提高迁入人员对兵团文化的认识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交汇处、亚洲大陆中心,自古以来便是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因而,兵团文化就是基于新疆特殊的区情与兵团自身的发展优势的互动中形成的,其主要以“文化戍边”的形式突出地表现出来。推动兵地间的文化交流是其重点,其实质性的目的还是要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促进中华文化认同上发力。内地迁入户在其原来的成长生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生产生活文化,面对新环境,摆在面前的就是要适应新的生活文化的现实问题,南疆团场要制定专门的实施方案,以开展“文体活动”“百姓大舞台”“兵团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积极组织好新迁入职工对“新疆兵团史”“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学习,对新时代兵团使命进行学习。并从深层次解读兵团精神,赋予其新内涵,旨在使新迁入职工纵深了解兵团,从横向上使新迁入职工热爱兵团。以此,在内外文化交流的层面推动“互动性”交流,确保在新注入“血液”的同时从总体上发展和巩固兵团文化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加强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创新文化交流的途径与方式。进一步解决迁入户对兵团生产生活文化的适应性问题,也为以后兵团招纳内地新职工打好基础,铺路架桥。

(三)加大农业生产投入,以科技投入优势吸纳新职工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关系兵团基层职工民生的重要问题,农业科技则是团场农业的有效驱动力。针对内地搬迁户选择迁入地具有地域偏好性的问题,对于无法解决客观地理环境因素的团场,则有必要以加大科技投入,使其具有特色优势,以此更好地吸引内地迁入人员,确保其稳居本团场,积极从事生产生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 在培育新型农民的工作上下功夫。

如开展针对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新迁入职工的自身素质,依托“互联网+”产业的模式做好线上产业服务。

2. 推进农作物质量全过程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

如大力推广机采棉全程栽培模式,制定并实施籽棉收获加工技术标准等。

3. 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禽的步伐,进一步做强高效化养殖业。

如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民)”或合作社模式,大幅增加社会资金投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4. 对果蔬等优势产业要进一步做精。

如果蔬园建成一个高的标准,紧抓南疆垦区对林果业的政策性保险优势,优先考虑鲜食果业并对鲜食果业的良好发展做专题化的培训,使新迁入职工在了解兵团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耕作模式,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并提出实施方案和对策意见。

5. 依托地域优势,打造“科技+民俗风情”的旅游产业。

如在地域所辖的风景名胜区和边境团场拓展旅游试验区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也可以提升团场吸引力和就业驱动力,确保新迁入职工能就业、稳得住、愿生产。

结语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具体的落实上要体现出“易地不脱政策,脱贫不脱服务”。无论是内地市县搬出人员对迁入地的生活生产愿望和需求,还是新疆兵团南疆团场对迁入户提供的“招工政策”,其目标就是“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地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促增收、强产业、谋发展、推攻坚”,让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有收益”,更持续长远地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

[2] 刘棋滔,汤玉官.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6).

[3] 陈宗胜,张小鹿.易地扶贫搬迁:解“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之困局[J].国际融资,2018,(9).

[4] 吴振磊,李钺霆.易地扶贫搬迁:历史演进、现实逻辑与风险防范[J].学习与探索,2020,(3).

[5] 刘向阳.新疆多远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探析[J].实事求是,2014,(4).

[6] 史俊宏.易地扶贫搬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N].内蒙古日报,2017-07-17.

上一篇:社会组织帮助乡村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论新时期优化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具体路径
 
论文客服 542793091
本站网址 www.txlunwenw.com
郑重承诺 原创,包修改,包通过!
童鞋论文网真诚欢迎新老客户的光临与惠顾!
 
 热门文章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研究
· 用户锁定效应视角下的网易云音
· 众筹产品创新性对融资绩效的影
· 南京市城镇居民冷鲜肉认知度问
· 摩拜共享单车可持续盈利研究
· 催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原
· 基于网络平台的SPA模式研究——
· 社交媒体中不实信息转发主体心
· 基于游客感知的云台山景区微信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企业
 
 推荐文章
· 滴滴打车运营现状调查分析
· 广播体操与戏曲的共生之路研究
· 国产荒诞喜剧《我是余欢水》和
· 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实
· 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探
·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系
· 网络众筹下剩余善款处置问题研
· 春兰矩阵改革过程及失败原因研
· 基于AISAS模型的拈花湾网络直播
· 精准扶贫的改善对策探讨
 
 相关文章
· 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功经验及存在
· 农林院校“景观生态学”本科课
· 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景观生态
· 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 富宁县甘蔗产业现状及发展探讨
· 达拉特旗甜菜产业规模化经营研
· 建设一流队伍 创造一流业绩 强
· 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保基层
· ARCGIS支持下的景观细碎化与耕
· 基于GIS和DEM的兰州市土地利用

论文原创,准时交稿,包修改,包通过,十年信誉,品质保证
童鞋论文网提供本科论文、专科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发表、论文查重服务
版权归童鞋论文网所有 禁止一切商用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