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图书馆成为连接乡村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桥梁,为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途径。该文首先分析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堵点及其成因,包括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文化资源分布不均和乡村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之后分析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通过2个案例阐述数字图书馆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价值,最后提出利用数字图书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3条主要路径,一是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二是合理均衡分布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三是为乡村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资源。通过对这些路径的探讨,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图书馆管理者提供策略和实践建议,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乡村文化振兴 农家书屋 技术赋能 数字阅读 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人生意义所在[1]。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村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文化挑战,包括传统文化的逐渐边缘化和遗忘,以及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当前乡村文化供给面临着供需结构性失衡、文化供给形式化及文化供给碎片化等诸多实践困境,不利于乡村文化的有序稳定发展[2]。自2018年国家提出数字乡村战略以来,地方政府通过治理模式创新将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理念和技术运用到乡村振兴的实施进程中[3]。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为乡村地区文化的保存、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数字图书馆不仅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还能通过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加强乡村社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资源内容丰富而且投资收益高。然而,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主要聚焦于城市领域,乡村数字图书馆建设仍然处于艰难探索阶段。因此,研究数字图书馆如何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实际意义。 现有研究揭示了数字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践逻辑[3]、建设规划[4]、服务效能[5],但仍存在以下2个主要不足之处:一是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虽然很多研究指出了数字图书馆在教育、文化传承和信息获取方面的作用,但对于如何具体实施这些功能,特别是在乡村具体环境下的操作策略和实施细节研究仍显不足。需要更多的案例研究和实地研究予以补充。二是对于数字图书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较为欠缺,跨学科视角有待加强。当前研究多集中于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的视角,较少涉及到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化研究等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解读和策略,特别是在处理乡村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时尤其重要。本研究将从跨学科视角,厘清数字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功能并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支持乡村地区的文化可持续发展。期望为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图书馆管理者提供具体的策略和建议,有效利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功能推动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 本文拟探究2个研究问题:①数字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功能和服务是如何体现的?②数字图书馆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1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堵点及其成因 1.1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堵点 尽管乡村振兴历来备受学术界的瞩目,但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入探讨是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才日益凸显为关键议题。回溯学术文献,学者们的研究路径大致划分为2个阶段:自2017年至2020年间,主要聚焦于政策解读的深度剖析,以及对乡村文化振兴核心理念的深入探究。2020年至今,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析和讨论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方略[6-7]。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城乡二元对立的框架下,“乡村”往往被边缘化,甚至在管理实践中出现了“去乡村化”的倾向,这导致众多传统聚落逐渐衰退,甚至遭受破坏或消失,乡村文化日渐式微。首先,传统村落的消亡不仅威胁着多样化的文化遗产,而且意味着那些非正式公共空间(如祠堂)的公共属性和象征意义正在淡化。随着集体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式微,农民对于这些共享价值的认同度逐渐减弱,使得乡村文化传承的土壤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8-11]。随着老一代居民的逐渐减少,许多传统的乡村文化和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年轻一代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不强,导致一些独特的乡土文化和传统技艺难以为继。其次,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由于中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兴城镇文化及城市文化给乡村文化带来极大冲击[1]。在文化资源配置方面,乡村地区相较于城市,无论在文化设施还是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上都显得较为落后。这种不均衡的文化资源分布加剧了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使乡村居民在享受文化服务方面处于不利位置。再次,乡村教育资源缺乏。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在提供与文化相关的教育内容方面,缺少足够的文化教育资源不仅影响了乡村儿童和青少年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知和自豪感,也限制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参与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帮助乡村地区构建更加平衡和丰富的文化生态,促进乡村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堵点产生的成因 造成上述现实堵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社会经济因素。乡村地区通常经济基础较弱,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和投资来发展和维护文化活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落后态势导致乡村文化传承与弘扬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土壤空间。二是文化传承的断层。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连续性和活力,然而随着老一代的逐渐老去,年轻一代持续外流向城市迁移,导致乡村与现代生活割裂,使得新一代对根植于土地的传统文化缺乏深厚的情感联结,缺乏对乡土历史与日常的深刻理解和亲身体验。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与父辈截然不同,也难以从文化传承与社会变迁、农村复兴的全局视角进行深入思考[12],这样的疏离无疑加剧了乡村文化的断裂现象。许多传统技艺和文化知识缺乏记录和系统性学习,难以有效传承给年轻一代。三是教育资源的不足。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学校和社区缺少专业的文化教育课程和资料,导致乡村儿童和青少年难以从小接触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缺乏有效的文化教育,难以激发乡村居民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也难以培养下一代的文化传承者。 2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内涵与功能 2.1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内涵 在大数据、云计算、AI、VR及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驱动下,乡村的数字化转型正孕育着全新的可能,它不仅推进了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也赋予了乡村数字图书馆前所未有的活力。学术界对这一领域探索的起点,源自Michael Casey提出的“图书馆2.0”理念,其核心理念包括无处不在的信息获取途径、无障碍的数字服务设施、鼓励多元用户的参与及追求高效运作的系统设计。这些原则为乡村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3]。数字图书馆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图书和其他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存储、保护、处理和提供访问服务的馆藏形式。它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用户可以远程访问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和档案等各类信息资源。通过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解决传统图书馆由于地理和物理限制而难以覆盖的问题。 2.2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将传统的纸质文献转换为数字形式,保护易于损坏的资料并延长其寿命,同时也使这些资源可以跨越地理界限被广泛访问。二是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各类数字资源,如电子书、期刊、视频和音频等,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用户可以方便地从单一入口访问多种资源。三是信息检索。提供高效的搜索引擎和分类系统,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资料。这包括全文搜索、元数据搜索等多种检索方式,为农村地区居民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路径,从而为农村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四是远程访问。用户无须前往实体图书馆即可远程访问数字资源,这对于地广人稀的乡村地区来说尤其重要。通过这些功能,数字图书馆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增强乡村地区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 2.3 数字图书馆在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 数字图书馆在教育资源共享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为乡村地区提供平等教育机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一是扩展教育资源的可达性。数字图书馆通过其在线平台,能够将教育资源(如电子书、教学视频、在线课程和研究论文)传播到偏远乡村地区,实现资源的地域平等化。这对于那些通常无法访问丰富教育资源的乡村居民尤其重要。二是多样化的教育内容。通过聚合各类教育材料,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选择,满足不同年龄和学习需求的人群。这种多样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学习进度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三是促进自主学习。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搜索工具和个性化推荐系统使得学习者能够根据个人需要自主地搜索和获取信息,这种自主性是传统学习模式难以比拟的。数字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和教育资源共享中起到了桥梁作用,通过其独有的功能和服务,显著提升了教育资源的普及和使用效率,为乡村地区带来了知识和信息的春天。 2.4 数字图书馆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文化资料的保护。数字图书馆通过将文化资料如古籍、民间故事、传统音乐等转化为数字格式,有效地保护了这些资料免受物理损坏。数字化过程中的元数据标注增强了未来研究和检索的便利性。其次,便于文化资料的访问与分享。数字图书馆使得这些文化遗产可以被更广泛地传播和访问,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从而增加了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机会,这对于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和推广至关重要。再次,文化多样性的展示。通过收集和展示各地不同的文化资料,数字图书馆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欣赏。这不仅帮助当地人民认识和尊重自己的文化,也让其他地区的人们了解和学习这些文化。数字图书馆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认知和欣赏自身文化的机会,也为外部世界提供了接触和学习这些文化的窗口。 3 乡村数字图书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成功案例 自2006年,农家书屋工程被写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列为国家文化重点工程以来,乡村图书馆建设工作就成为了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农家书屋作为惠民工程,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堡垒,是实现乡风文明的“精神粮仓”。文化是新时期乡村振兴的灵魂,农家书屋在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推动文化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3]。乡村数字图书馆作为农家书屋的特殊载体,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提升农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最经济、最便捷的途径。下面以思南县“馆屋共建”和贵定“农家书屋”为案例进行介绍。 3.1 思南“馆屋共建”打造数字农家书屋升级 2023年,思南县被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列入全省首批“馆屋共建”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试点县,配备图书、文献、读物5万余册。该数字书屋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实现其功能。一是搭建数字阅读平台。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农家书屋的基础上配置电子图书阅览机、阅读本、有声听书机和有声书墙,整合省市县纸质文献、电子文献、视听文献等资源,丰富农家书屋阅读资源。目前,全县配备电子图书3.6万余册、有声读物1.2万余集,覆盖受益群众5.8万人。二是建立智能管理体系。建立集身份认证、自助控制、自助借还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管理体系,实现图书查找、借阅、归还全流程智慧化管理。利用贵州省图书馆“掌上贵图”数字农家书屋微信小程序,将农家书屋资源同步上传至云端,综合村民的阅读习惯、实际需求和图书利用率等因素,精准匹配并推送群众差异化阅读需求,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沉浸式”阅读体验。目前,全县注册贵州省图书馆“掌上贵图”用户5.8万名,年人均电子图书阅读量3本以上。三是拓展书屋服务功能。利用“馆屋共建”数字农家书屋平台,探索“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党员教育”模式,定期开展普法教育、政策解读、专题宣讲等文化活动①。 3.2 贵定“农家书屋”为乡村振兴添书香 贵定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深化农家书屋建设,让图书“动”起来,农家书屋“活”起来,让书香浸润乡村大地。农庄村近年来积极探索“数字化+农家书屋”模式,以“线上有声图书馆+线下实体读书册”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数字化农家书屋,村民只要拿出手机在扫码听书区域扫一扫,就可在线直接收听经典名著、国家政策、农业生产等图书资源,进一步满足群众个性化、数字化阅读需求。此外,农庄村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的融合运行模式,统筹规划活动场所,积极开展茶艺、音乐等活动,同时借助网络平台让村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图书资源,实现了书籍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使乡村阅读形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多样,调动了村民阅读的积极性,真正让农家书屋“活”了起来。根据农家书屋工作人员的介绍,农家书屋每年定期会更新、增加图书,这些书籍大多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涵盖了农村实用技术、科普知识、法律法规等多个种类,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提高他们创造美好生活和共同致富的能力②。 4 数字图书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4.1 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 数字图书馆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中采取了多种有效的做法,这些做法不仅确保了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还促进了其广泛传播和教育应用。第一,数字化文档的收集与保存。数字图书馆首先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数字化处理。这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的扫描和录制,确保这些资料以数字形式保存。利用先进的扫描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始材料的物理损害,同时确保高质量的数字副本。第二,元数据标准的应用。在数字化过程中,重要的是为每项资源配备详细的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包括作者、出版日期、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等,不仅有助于资源的有效管理,也方便用户检索和研究。应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是保证数字图书馆资源可以被全球其他图书馆系统识别和利用的关键。第三,可持续的技术平台。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技术平台,确保数字资源的长期可访问性和安全性。包括使用持久的存储解决方案、定期的数据备份,以及采用最新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丢失和未经授权的访问。如上述2个案例中的做法,提高数字资源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最大限度地为乡村居民提供方便。 4.2 通过数字技术合理均衡分布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 数字图书馆通过应用数字技术,能够合理均衡分布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可访问性,还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和发展。第一,集中化资源库与分布式访问。数字图书馆构建集中化的资源库,其中包含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广泛资料。通过网络平台,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分布式访问,即用户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访问到这些资源,这样的结构有效解决了物理位置对资源访问的限制。第二,标准化与兼容性。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化的元数据和档案格式,确保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料都能被系统接受和处理,从而实现技术兼容性和操作一致性。这种标准化不仅便于资源的存储和检索,还有助于资源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交换。第三,智能化资源推荐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数字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浏览行为和偏好,推荐相应的文化资源。这种个性化服务不仅提高了用户满意度,也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均衡分布和使用,确保各种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数字图书馆能够通过数字技术合理地均衡分布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从而有效支持乡村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创新。 4.3 为乡村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资源 数字图书馆通过其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资源网络,能够为乡村地区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和文化资源。这种资源的提供不仅改善了教育的质量和可达性,也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第一,远程访问与数字资源。乡村地区的居民,无须长途跋涉到城市的实体图书馆,就能够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获取有关种植、养殖、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信息。第二,教育资源的多样化。数字图书馆提供涵盖多个学科和兴趣领域的资源,从基础教育内容到高级研究材料,从职业培训到兴趣发展课程,能满足不同年龄和背景人群的需求。这种多样化确保每个人都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资源,支持个性化学习和自我发展。第三,文化传承与展示。通过将本地文化资产(如民间故事、传统歌舞、地方历史等)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保护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还使其更易于被深入了解和欣赏。这种展示加深了乡村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多样性。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是推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抓手[14]。本文通过探讨数字图书馆的作用和功能,揭示了数字图书馆如何有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多重路径。数字图书馆不仅提供了一个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平台,而且通过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极大地提升了乡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文化自觉。数字图书馆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为广大乡村民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是促进知识、资源共享和培养综合素质的必要举措。贵州的2个乡村数字图书馆成功案例表明,无论是在资源整合、技术应用,还是在社区参与和文化交流方面,数字图书馆都显著促进了乡村的社会文化发展。本研究针对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堵点,提出应通过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合理均衡分布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为乡村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资源等路径提高数字图书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数字图书馆将继续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强大推动力,帮助桥接过去与未来,城市与乡村,为构建知识共享和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裴晓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向[J].重庆社会科学,2024(3):120-132. [2]杨丽新.乡村文化供给的再组织化及其实践效能———基于四川省彭州市东前社区的考察[J].图书馆,2023(8):26-33,90. [3]胡卫卫,唐伟杰.数字乡村建设中数字图书馆的作用机理、实践逻辑与驱动机制[J].图书馆,2023(2):7-13,25. [4]鲍晓艳,李艳娟.论乡村振兴战略下“草原书屋”发展建设[J].中国出版,2018(6):31-33. [5]张珺,张峻琦.新时代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J].图书馆,2022(6):86-90. [6]胡惠林.乡村文化治理能力建设:从传统乡村走向现代中国乡村———三论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文明变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50-66. [7]孙刚,罗昊.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政策路径[J].江汉论坛,2021(7):85-90. [8]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18(1):65-73. [9]胡剑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9(5):120-128. [10]贺雪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9-26,152. [11]段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多维检视:价值、困境与路径[J].图书馆,2024(3):55-62. [12]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8(1):4-10. [13]王佳思.新时代农家书屋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3):104-106. [14]宋蕊.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3):45-48. 注释 (1)资料来源于思南县人民政府网站。 (2)资料来源于贵定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