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但目前农机播种技术在贵州没有实现全面普及,机械化播种作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本文探讨了农机播种作业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旨在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播种作业 技术要点 注意事项 存在问题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92.5%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耕地零星破碎、地块小而散的现状限制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如何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率成为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息息相关。农业机械化通过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然而,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机械化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因此,探讨农机播种作业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对于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机播种作业技术要点 1.1作业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在农机播种作业过程中,确保播种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对作业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精准把控。第一点是避免播种机停车。播种机在行进过程中,一旦停车,种子下落会中断,导致播种不连续,形成缺苗“断条”现象,严重影响作物出苗率和整齐度。因此,驾驶员应保持匀速行驶,避免急停急启,确保播种机始终处于行进状态。第二点是避免播种机后退。播种机后退时,开沟器会重新翻动土壤,导致已播种子被翻出或掩埋过深,影响种子发芽和生长。此外,后退还可能造成开沟器损坏,增加维修成本[2]。因此,驾驶员应提前规划好作业路线,避免倒车操作,确保播种机始终向前行进。第三点是播种机转弯时的操作要点。播种机转弯时,应提前减速,缓慢转向,避免急转弯造成播种机倾斜或翻车。同时,驾驶员应密切观察播种机各部件的运行状态,确保开沟器、排种器等关键部件正常工作,避免种子撒漏或堵塞。此外,转弯时应尽量选择平坦、开阔的区域,避免在坡地或狭窄区域转弯,以确保播种机平稳运行,提高播种质量。 1.2作业完成后的技术要点 农机播种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种子箱的清理工作、播种机械及农具的保养以及播种机械的停放环境要求,是确保播种机械性能良好、延长使用寿命、保障下次播种作业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第一点是种子箱的清理工作。播种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种子箱内的残留种子和杂质,避免种子受潮、霉变或混入异物,影响下次播种质量。清理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避免使用硬物刮擦,防止损坏种子箱内壁。第二点是播种机械及农具的保管也是作业完成后的重要工作。应将播种机械及农具清洗干净,去除泥土、杂草等附着物,并进行必要的润滑保养,防止零部件生锈、腐蚀。同时,应将播种机械及农具存放在干燥、通风、防雨的专用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防止机械部件老化和损坏。第三点是播种机械的停放环境要求。播种机械应停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避免停放在斜坡或松软地面上,防止机械倾斜或下陷。同时,应将播种机械的轮胎或履带适当支起,避免长时间承受重压,延长轮胎或履带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应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播种机械的安全存放[3]。 2. 农机播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设备价格较高 农业机械设备价格比较高是制约农机播种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昂的机械设备价格增加了农民的购机成本,许多农民由于资金有限,难以负担高昂的机械设备购置费用,只能选择价格相对低廉但性能较差的机械设备,影响了作业效率和播种质量。此外,高昂的购机成本也降低了农民的购机意愿,部分农民对购买农业机械望而却步,宁愿选择传统的耕作方式,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在偏远地区,农业机械设备价格高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购买力更加有限,难以承担高昂的机械设备购置费用,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均衡发展[4]。 2.2农民缺乏机械化播种方面的技术指导 农民缺乏播种方面相关的技术指导是制约农机播种效率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机械故障频发等问题,影响了播种作业的顺利进行。缺乏技术指导使得农民难以充分发挥农机具的性能优势,降低了播种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知识,农机具的使用寿命也受到影响,增加了农民的维修成本,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 2.3宣传推广不到位 宣传推广不到位是制约农机播种技术普及和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宣传力度不足,许多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的性能优势、操作方法、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了解有限,导致对农机播种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影响了农机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许多农民主要依靠传统渠道获取农机信息,如口口相传、农资店宣传等,信息来源单一且滞后,难以获取最新的农机技术和产品信息。加上部分宣传内容过于专业、枯燥,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引起农民的兴趣和共鸣。宣传推广的不足使得农民难以充分认识到农机播种技术的优势和效益,降低了农民的购机用机积极性。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引导,农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机械故障频发等问题,影响了播种作业的顺利进行,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5]。 3. 农机播种作业注意事项 3.1挑选良种 挑选良种是农机播种作业的首要环节,也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种子品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优质的种子具有发芽率高、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挑选良种时,除了要选择正规渠道、信誉良好的种子供应商外,还要注意种子的干燥状态。种子干燥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如果种子含水量过高,容易导致种子霉变、发芽率降低,甚至引发病虫害,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在播种前,应将种子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进行晾晒,确保种子含水量达到适宜播种的标准,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3.2选择良好的种植区域 选择良好的种植区域是农机播种作业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关键因素。种植区域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能够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适宜种植区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主要包括:一是土壤肥沃、结构良好,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和透气性,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二是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降水适中,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才能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障农机播种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农作物的丰产丰收。 3.3科学设置种植密度 科学设置种植密度是农机播种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关键因素。种植密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保证农作物获得充足的光照,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产量和品质;二是影响农作物的通风透光,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保证农作物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促进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三是影响农作物的养分吸收,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保证农作物根系有足够的空间和养分,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对种植密度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设置。例如,对于株型紧凑、分蘖能力强的农作物品种,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对于株型高大、分蘖能力弱的农作物品种,则需要适当降低种植密度。 3.4加强操作技术指导 加强操作技术指导是保障农机播种作业顺利进行、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的关键环节。操作技术指导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帮助操作人员掌握农机具的结构原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二是减少机械故障的发生,通过技术指导,帮助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和排除机械故障,减少故障对播种作业的影响;三是提高播种作业的质量,通过技术指导,帮助操作人员掌握科学的播种方法,提高播种的均匀度和深度,保障农作物的出苗率和整齐度。培训方式和内容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一是现场培训,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演示和技术指导,帮助操作人员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集中培训,定期举办农机操作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指导,提高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三是网络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在线培训和远程指导,方便操作人员随时随地学习农机操作技术知识。培训内容方面,应涵盖农机具的结构原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范、常见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操作人员掌握科学的农机操作技术,提高农机播种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促进贵州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通过对农机播种作业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的探析,总结了挑选良种、选择良好的种植区域、科学设置种植密度、加强操作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关键环节,并针对当前农机播种中存在的问题,如农业机械设备价格高、农民缺乏技术指导、宣传推广不到位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通过降低机械设备价格、加强技术指导、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购机用机积极性,提升农机播种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播种作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先进、智能的农机具应用于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建国.济宁市兖州区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示范与推广[J].农业机械,2022(01):56-58. [2]韩馥冰.新形势下农机推广思路研究——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J].南方农机,2021(02):21-22. [3]王宏伟,杨代莒.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关键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18-19. [4]朱政旭.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保护性耕作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6):64. [5]梁瑞仪.先进适用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策略思考[J].南方农业,2019(12):156-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