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老年群体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网球运动独特的运动特点和广泛的健康效益,使得它在老年人健康促进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的综合运用,深入剖析网球运动如何促进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以期促进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体现其促进全民健身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网球运动 老年人 健康促进 1、前言 中国不仅是全球范围内老年人口数量最为庞大的国家,而且还是位列人口老龄化增速最前列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揭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口规模已达2.96亿,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21.1%,反映出显著的老龄化趋势。2021年7月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其中特别强调对重点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的促进与支持,明确提出要“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以满足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此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家庭与社会养老压力、推动健康老龄化作为核心目标,彰显了国家对老年健康问题的深切关注与重视。这一系列政策导向清晰表明,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是构建“健康中国”战略蓝图及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网球运动,作为一项被誉为“终身运动”的体育项目,具有灵活多变的形式特征和容易控制的负荷特征,因而被称为是最具健身价值的运动项目之一。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和广泛的健康效益,使得它在老年人健康促进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因此,加强对老年群体参与网球运动对健康促进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还能够为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2、网球运动的发展与基本特点 2.1、网球运动的发展 网球运动可追溯到12—13世纪的法国,最初是由法国传教士玩的一种手掌游戏,14世纪中叶,法国诗人将这种游戏带入宫廷供娱乐消遣。与此同时,大约在14世纪(1358—1360年)期间,这种游戏自法国传入英国,并迅速赢得当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青睐。国王甚至亲自下令在宫廷内建造一座专用于此游戏的室内球场。自此以后,网球在英国逐渐风靡开来,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中备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并因此赢得“贵族运动”的美誉。1873—1874年英国温菲尔德少校,改进早期网球打法,出版《草地网球》宣传册,并规定网球场地的大小和球网的高低,在英国举办简易的草地网球比赛,促使网球运动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对网球运动所作的贡献,因此获得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勋章,被誉为“近代网球草地之父”。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现代网球的规则和器材在英国形成,并很快在欧美盛行起来,逐渐普及到全球。网球运动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最初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之间流行,后逐渐扩展到教会学校和校际间比赛。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网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中国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中国大众网球联赛等国家级赛事的推出,为网球爱好者提供了更多参与和展示的平台,促进了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再到全民健身的逐步深入过程。它不仅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在大众网球、全民健身以及对老年群体健康促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2、网球运动的基本特点 一方面,网球运动作为一种隔网对抗性运动,其独特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在混合供能系统上,即结合了有氧与无氧代谢,是一种长时间间歇的非周期性运动。一场网球比赛可以持续30分钟到几个小时,在比赛过程中,一名网球运动员可以跑5—9m,每个网球点的平均时长介乎于3—7s,运动员需具备瞬间判断、快速移动与灵活转向的能力,以应对来球方向的瞬息万变。这种高强度的即时反应,不仅是对运动员有氧与无氧耐力的双重挑战,也凸显了较强肌肉力量与体能素质在网球运动中的不可或缺性。与此同时,网球作为一种运动形式,是中等或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的最佳例子之一。另一方面,面向大众的网球运动,作为一种无直接身体接触的休闲活动,不仅享有长期有氧耐力活动带来的有氧健康益处,还融入了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元素。尽管选手风格与场地条件的差异导致强度有所变化,但根据过往研究,网球活动通常可被归类为中等强度运动。网球运动因其典型的间歇性特征,无论是竞技层面的单打、双打赛事,还是普及度广泛的大众休闲活动,均能有效契合全球范围内的健身指南,进而有助于促进参与者的整体健康水平提升。根据网球运动的基本特点,网球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健康促进的有效运动方式,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3、网球运动对老年人健康促进的作用机制 3.1、网球运动对老年人生理健康促进的影响 老年人作为相对安静群体,缺乏活动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性慢性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网球运动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提升健康水平的运动方式,对于非竞技性老年人群提升生理健康的作用显著。一项针对男性老年网球运动爱好者群体血脂代谢水平的研究发现,以60%—70%的最大心率控制运动强度,进行为期一年多的网球锻炼后,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血脂总量,加速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分解,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促进总胆固醇的代谢与分解,从而有效减少老年男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另一项研究则表明,长期有规律的网球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同样有益,能够有效降低安静心率,增加安静状态下的射血分数,并显著提高运动后的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和射血分数等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这些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长期坚持参与网球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老年人的心脏泵血功能,还能显著降低他们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而促进老年人的生理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被称为免疫衰老。研究显示,惯性的体育活动可以减缓或改善与年龄相关的多发病,例如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预防或减轻免疫衰老。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一部分学者主张运动通过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间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运动可能通过改善心血管系统效能或优化消化系统运作,影响食物的摄取与机体的代谢过程,从而间接地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效能。尽管关于运动如何影响免疫功能的具体机制尚存争议,但在评估机体免疫状况时,多数研究普遍聚焦于对淋巴细胞这一关键免疫细胞的观察与分析。研究表明,从事网球运动的老年人相比不参加任何运动的同龄老年人,其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显著提高,这说明网球运动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 骨骼的生长和维持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网球运动对老年人骨骼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在网球运动中,身体需要承受一定的冲击力。根据沃尔夫定律,骨骼会因“应力”的作用,而变得更强壮。长期坚持网球运动的老年男性可以预防或减缓骨丢失,对老年男性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网球运动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健康促进具有显著效果。根据一项针对60岁至69岁男性老年人的研究显示,网球锻炼能够有效增强老年人的下肢力量、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从而提高其抗跌倒能力。这进一步证实了网球运动对改善老年人骨质代谢和平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视运动知觉能力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敏感度逐渐降低,对行动的限制也感到更加棘手。在涉及与移动物体(如车辆、行人)进行精细协调的情境中,如驾驶汽车、穿越马路或在人群中穿梭,他们必须依赖精准的视觉运动校准来确保安全。这要求他们能够快速整合并分析视觉信息,灵活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其他道路使用者位置的不断变化,从而有效避免碰撞,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在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中,对老年人进行6个月的网球专项训练后,与保持正常生活状态的老年人相比较,进行网球训练的老年人在径向运动、上下运动、旋转运动及左右运动、视觉角度判断率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适当的网球运动对于提升老年人的视运动知觉能力具有积极效果。 网球运动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全面促进效果显著。包括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增强心脏功能;提升免疫系统功能;改善骨质代谢,增强骨骼健康;提升平衡能力与协调性,减少跌倒风险;增强视运动知觉能力,使老年人敏捷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和安全水平。 3.2、网球运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 人们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与不良心理刺激有关,网球运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具有积极作用。多项研究已证实,老年人参与网球运动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丰富其社会生活并优化个人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通常被用来评估人类经验中的快乐,但生活满意度一直被认为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在一项调查研究中显示,网球运动对老年人群体的自尊建立、幸福感体验、乐观情绪培养、应对能力增强以及促进社会行为(如积极助人)等方面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一项研究表明,网球运动对老年人在感知觉、思维、记忆等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在网球比赛中,老年人需迅速判断球速、方向、落点及旋转等复杂信息,并依据对手打法及赛况灵活调整战术,同时保持对场上比分的清晰记忆,网球比赛独特的特点和形式对锻炼老年人的感知觉、思维及记忆能力具有积极影响。网球运动作为一种高效的有氧锻炼方式,已被科学验证能增强前额叶与顶叶皮层的功能,这些区域在执行控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改善注意力网络的大脑功能。网球运动需要运动员保持高度专注力,比赛中的球速快、变化多,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这种持续性的专注力训练有助于老年人的注意力集中。可见,网球运动在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展现出了显著成效。它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还能显著增强其感知能力、思维能力与记忆力,并有效提升注意力集中程度,为老年人的整体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 3.3、网球运动对老年人社会健康促进的研究 网球运动不仅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社交价值。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一项研究显示,网球运动对老年人群获得情感和归属感、认可与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参与网球活动,老年人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共同享受运动的乐趣,从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网球场上的互动不仅限于比赛本身,还包括赛后的交流、分享经验、相互鼓励等,这些都能加深彼此的了解和联系。加入网球协会或俱乐部等组织,更是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交平台。在这些团体中,老年人可以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如训练、比赛、聚餐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还促进了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深入交流。组织内部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老年人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减少孤独感,增强社会归属感。随着我国对老年人体育活动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老年人网球比赛在各个省市举办,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会网球活动,这有助于他们保持与社会的联系,避免社交隔离。老年人参加举办的业余网球比赛,可以通过完成比赛并获取胜利来取得成功体验。与此同时,具备一定技战术素养后,老年人会因在网球场上出色的表现而收获到他人的尊重,而且这种尊重是出于内心的、真诚的。可见,网球运动在促进老年人社会健康方面成效显著。它不仅能够积极推动老年人的社交互动,增进彼此间的联系与情谊,还有助于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显著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注入更多活力与意义。 4、结论 在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并深入实施“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网球运动对老年人健康促进具有积极影响。经分析,网球运动不仅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还在心理调适及促进社会交往方面展现出积极效应。网球运动有望进一步激发老年群体的参与热情,为全民健身的深入实施及健康中国宏伟蓝图中老年人群体的健康促进作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项鑫,王乙.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原因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8). [2]何妍.网球产业融入“体医结合”健康大产业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03). [3]胡柏平,郭立亚.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付明,黄琦,张宇峰.网球运动对老年男性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09). [5]陈德志,邓红.网球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脑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04). [6]杨海兵.网球运动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11). [7]刘贺.网球运动对老年男性骨质代谢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8]麦全安,张勇.网球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学刊,2019,26(04). [9]刘文涛.网球运动对老年人视运动知觉能力的影响[J].体育风尚,2020(10). [10]花小亮.网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运动精品,2018,37(02). [11]马渝.网球运动对促进老年生理、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22(04). [12]冯亚林,邹可观,高守东.网球运动对老年人美好生活的促进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