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论文查重以及本科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职称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服务,上万成功案例,欢迎咨询。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童鞋论文网
热门搜索
行政 教育 营销 法律 经济 护理 心理 会计 文学 工商 计算机 旅游
站内搜索:
童鞋论文网
 当前位置:童鞋论文网 > 硕士论文 > 文章正文
 
文学视频的兴起、特征及其意义——以bilibili视频网站为中心
论文作者:童鞋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txlunwenw.com  发布时间:2025/1/17 9:41:04  

摘要:文学视频是一种依托网络平台,通过融媒介的视频载体,以“解说”经典文学文本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批评。它的兴起与当代青年的现实处境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了网络社区文化的深刻影响。以bilibili视频网站为中心,文学视频显示出以下特征:一是批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人生的批评”;三是“说部”传统的复活;四是融媒介说书;五是“情动”机制下的“围炉夜话”与“豆棚闲话”。文学视频对中国文艺传统的赓续、对融媒介形式的运用,以及对虚拟场域的建构,不仅拓展了新媒体时代文学批评的边界,而且还以“破圈”的方式推动了批评的大众化运动。与此同时,在重建“人生的批评”的观念主导下,文学视频有力提振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指引,继而让文学重返了普通读者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 文学视频  文学批评  说部  融媒介  情动

近年来,随着文学视频的兴起,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话语格局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的学院批评、新兴的媒体批评和跨界的作家批评,以及以“知乎”和“豆瓣”为代表的新媒体批评,正以“破圈”的方式,合力推动着批评的大众化运动。在此过程中,文学视频的崛起不仅进一步加速了文学的“破圈”,而且还以批评的“在地性”与“及物性”,极力促进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变革。作为一种新兴的批评方式,文学视频是一种批评主体多元,主要受众为“Z世代”(1),依托网络平台,通过融媒介的视频载体,以“解说”诗词和小说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批评。bilibili视频网站(以下简称“B站”)发布的《2022 B站读书生态报告》显示,2021年,“约9060万人在B站观看读书类视频,总播放量超58亿次,74.3万人每天在B站至少观看一个读书视频”(2)。由此可见,制作、观看和评论文学视频,已然成为我们当下的一种文学生活。

整体来看,文学视频主要有以下五点特征:其一,批评主体的多元化。文学视频目前的批评主体主要有个体青年(普通读者)、大学教授、作家、出版社与文化公司四类,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行各业的人士还在逐渐加入。其二,“人生的批评”。文学视频为受众提供心灵的栖息地,致力于缓解人们在疫情与后疫情时代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指引生活方向,是一种马修·阿诺德所说的“人生的批评”(3)。其三,“说部”的复活。文学视频赓续了宋代以来的“说话”传统与“话体”批评方式,在引领大众走进文学世界的同时,重新搭建起了文学文本与普通读者之间的桥梁。其四,融媒介说书。文学视频以文、图、影、音的融媒介形式说书,媒介的多样性及其情景融合效果,制造了更深的沉浸体验和更大的思想空间。其五,“情动”机制下的“围炉夜话”与“豆棚闲话”。文学视频并非单向或双向的文学批评,而是以视频、弹幕、评论的多元组合,搭建了“围炉夜话”与“豆棚闲话”的虚拟场域,并由此实现了批评的民主化。简言之,处于批评大众化运动前沿的文学视频,不仅正在建构着我们当下的文学生活,而且还具有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虽然传播学界对文学视频已多有关注,但研究兴趣主要聚焦于传播机制(4),至于文艺界则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面世。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文学视频的兴起谈起,厘清其基本状况,并以此为契机,讨论文学视频在新时代文学语境中的意义与价值问题。

一、文学视频的兴起

如果从一个宽泛的角度理解文学视频,那么以文学为主要内容的视频,无论是上传到网站上的文学主题电视节目,还是国内外大学录制的文学公开课,抑或《我在岛屿读书》这样的文学网络综艺,皆可算作文学视频。而本文所论的文学视频,则是指近年来在B站、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视频平台上兴起的,以“解说”“一口气看完”或“教你读懂”之名,介绍、讲解、讨论、评价、推荐文学书籍及相关内容的视频。

文学视频的创作者与受众主要是“Z世代”。调查报告显示,“Z世代”通常活跃于抖音、快手、微博、B站、小红书等平台。在这几个平台中,B站与小红书具有“Z世代”的“私域”属性(5),形成了非商业主导的稳定的社区文化氛围,其中B站的“读书类”视频发展最为迅速。B站浓厚的社区文化对文学视频的内容、长短、形式和立场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形成了鲜明反差。比如,内容方面,B站更偏向文学经典,而非畅销书籍;时长方面,B站偏向于数十分钟的“长视频”,而非五分钟以下的“短视频”;形式方面,B站以解说分享为主,而非简单地浓缩看点;立场方面,B站倾向于以文学精神引导当代青年面对生活,避免精神刺激或情绪宣泄。举例来说,在抖音拥有两百万粉丝的“小玄夜说书”就很能证明平台社区文化的影响力。该视频账号由出版社运营,目的是通过两分钟以内“精彩梗概”的短视频形式,推销非重点书籍以清理库存。2022年,“小玄夜说书”推销悬疑小说《不可以》的短视频在抖音爆火,使该书在一夜之间清空库存,并加印数万册。此事被作为短视频推销书籍的成功案例,在出版业内广为流传(6)。不过“小玄夜说书”在B站却水土不服,同样的内容播放量仅为数千次。这说明社区平台的文化场域与受众群体对文学视频具有重要影响。而随着国内知名大学教授、出版社与文化公司、编辑、编剧、作家的入驻,B站文学视频的创作主体已不限于“Z世代”,内容也由文本延伸至有关文学的一切,模式则更加多元,因此B站的文学视频尤其值得重视。

实际上,文学视频并非近两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手机与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大大降低了视频拍摄的门槛。在短视频爆火的2017年前后,记录生活的vlog成为一种主流的网络社交方式。虽然B站是一个以ACG(7)为主体的“私域”网站,但此类生活视频的数量也在这段时间内快速飞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学阅读也不例外。仅就B站的UP主(8)来看,“Anne拉里萨”在2017年便发布了《最新国产悬疑推理小说书评》,获得了1.6万次播放量,“圆脸姑娘Paprika”在2018年开始发布“[Paprika]推书”系列,第一个视频《1~2月的读书报告|推理&吐槽&治愈&三毛》获得了4.9万次播放量。这两位UP主上传的作品并不是最早的文学视频,受制于各平台的搜索机制,要找到最早的文学视频十分困难。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文学视频一直活跃于各平台中,只是由于较为小众,所以才未形成一股潮流。因此,文学视频从何时兴起,以及为何兴起,便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

据《2022 B站读书生态报告》(9),2021年B站的文学视频总播放量同比增长118%,每日观看文学视频的用户群体数同比增长779%。从知名UP主的视频发布时间、数量和观看量等数据来看,UP主“智能路障”(369万粉丝)、“江湖举人”(136万粉丝)、“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128万粉丝)、“一只萧包子”(104万粉丝)、“我是黄鸭兄”(44万粉丝)等都是于2020年前后在B站发布了第一个文学视频。这意味着文学视频的兴起应在2019年至2020年前后,并且主要是因为“Z世代”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及其学习意愿所致。

由于B站的用户群体主要为“Z世代”,这一代人除了是互联网的主力用户外,还是正在面临教育、求学、就业等竞争压力的人群。《第一财经周刊》收集万余份问卷调查后发布的报告,充分揭示了这一群体的普遍性焦虑和他们的应对措施:“Z世代害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74%的受访‘95后’把闲暇时间分配给了‘学习和课外自我充电’”(10)。虽然B站在此前并未有意识地运营知识学习内容,但用户自主上传各种技术视频教程、国内外知名大学公开课与读书视频,已将之填充为一个隐形的视频学习资料库。与B站中丰富的视频学习内容相对,其他平台的知识类视频供应明显不足:“图文时代的领先者微信公众号和知乎未能供给足够的视频内容,微信新推出的视频号大概率也无法帮助图文内容创作者完成向视频内容创作者的顺滑转型;抖音和快手虽然在积极引进硬核知识类视频,但从内容上看,短视频依旧更偏向娱乐化、生活化。”(11)2019年4月17日,央视网发布了一篇名为《知道吗?这届年轻人爱上B站搞学习》的文章,指出“没那么二次元的B站,正成为年轻人学习的首要阵地”(12),标志着B站“学习型”网络社区的“破圈”。

在这股B站“学习型”社区的浪潮中,文学视频得以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文学视频的模式得到拓展。文学视频是读书视频中的一类,比起法律、商业、计算机、财经、物理、生物等学科视频,最初占比并不算高,但模式却在这股知识浪潮中得到了拓展。由于“读书类视频以传播知识为主线,旨在将原本晦涩难懂、烦琐冗长的文本内容进行提纯、简化、降维,对内容进行解构与重组”(13),因此文学视频原来的“拆书”“读后感”“荐书”的分享模式,也拓展为针对文学名著的解说模式。第二,知名大学的文学“国家级精品课”视频被不断上传至此。如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等。这些精品课最初只是用户为了考研学习才上传,模式上也不能算作文学视频,但显著加强了B站的文学氛围,为普通读者创作文学视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第三,用户群体的求知欲推动了大学教授的进驻。中国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欧丽娟因研究需要在网上搜寻资料时,“赫然却发现上面标示着来自B站,所以我对B站的了解就是它开阔而丰富,身边也有学生跟我说,B站的朋友素质很高,可以进行良好的知识沟通,所以我很高兴能来这里”(14)。第四,在B站开设的付费课程区中,文化传媒公司与大学教授开始合作,制作网络文学课属性的文学视频。这类文学视频是在B站社区文化场域内生产出来,以“Z世代”为受众,具有融媒介属性的文学视频。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与活字文化公司合作录制的《北大钱理群教授讲鲁迅》付费文学课,12课时,共计收费90元,累计播放量352万次。

如果说2019年“学习型”社区的成型及“破圈”为B站文学视频的发展提供了场域的话,那么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则直接推动了文学视频的兴起。这主要体现为“Z世代”受众在疫情防控时期对文学的重新“发现”:一方面,疫情“围困生活”导致的学业和就业活动延迟,加剧了“Z世代”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青年又比其他群体更频繁地接触各类信息。正如韩炳哲所观察到的那样,“大量的信息本身并不会创造事实,它无法让光照进黑暗。释放出的信息越多,世界就会变得越杂乱、越鬼祟。从某个临界点开始,信息不再能给我们带来资讯,而只会让事物变畸形”(15)。换言之,当代青年患上了“倦怠综合征”与“信息疲劳综合征”。与此同时,以大数据精准“投喂”的短视频等流行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安抚神经,但随着“数据茧房”与“毫无节制的呆视”(16)的恶化,工业流行文化不但无法提供思想价值,反而不断增添了人们的现实忧虑,最终也加剧了精神虚无。当代青年开始被迫思考人生该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此时,文学,特别是文学经典,作为一种严肃探讨人生的艺术形式,最终被当代青年重新“发现”。苏轼、陶渊明、杜甫等语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家由于具有东方式的人生哲思与旷达襟怀,成为B站文学视频的热门对象。鲁迅、王小波、余华、史铁生等中国现当代知名作家,也因其人生传奇和对当代中国的深刻思考成为热点。此外,还有加缪、萨特、海德格尔、卡夫卡等西方思想家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与虚无主义的思考,同样成为文学视频的解读内容。由于大多数青年并不具备阅读的心境、方法与知识储备,因此以“解说”为主的文学视频便应需而生。

二、文学视频即“人生的批评”

B站文学视频的批评主体主要是青年自媒体人与大学教授。作为一种典型的“自发的批评”,青年自媒体人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传受合一的“Z世代”批评主体。由于遭遇过精神困苦,所以他们愿意从文学经典中寻求精神指引,并作为分享者通过视频形式,将文学传递给与其有相似经历的同代人。例如以讲解《百年孤独》《神曲》等名著而闻名的UP主“我是黄鸭兄”说:“很多人在被社会毒打后觉得心里很空,总想找些慰藉,但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所以这个系列就是帮大家推荐一些你可能会在未来喜欢的书,帮助你剧透一下这些作品的情感内核。这些作品就像盔甲一样,在人生的无常像刀剑一样劈过来的时候,可以不要那么无助。”(17)又如另一位UP主“东兴苟十三”,在一期获得了936万次播放量的解说鲁迅的文学视频中,也表示“土味视频、网文、游戏、新鲜资讯,在五秒内不能带来情绪冲击的,通通会被过滤掉。但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对周遭的事物逐渐麻木……我也是狗,他们喂来狗粮让我知足,然而每当我思想消极的时候,总会读读鲁迅,他跟我们一样,面临着生而为人的困境与突围,他也曾彷徨、困顿、苦闷、寂寞、厌倦”(18)。如果说在流行文化中受众的需求是由商业技术决定的,那么文学视频则正好相反,是特殊时代环境下受众群体的精神需要,最终促进了这一新媒体文学批评的兴起。

与此同时,“Z世代”对文学的需求,还推动了大学文科教授纷纷“入驻”B站(19)。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戴建业,中国台湾大学教授欧丽娟,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蔡丹君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有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戴锦华、贺桂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尖,中国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等;日本文学专业有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林少华;欧美文学专业有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杜素娟等。也有非文学系教授“入驻”B站谈论文学话题的,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等。上述学者拥有的粉丝数,少则数万,多则百万。如欧丽娟所言,文学教授“入驻”B站主要是受“Z世代”学生群体的影响,同时也受到B站社区文化的推动。而大学教授“入驻”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启蒙情怀与知识传播使命。他们大多希望以文学为契机,与“Z世代”甚至更加年轻的群体进行思想交流。例如因文学课短视频而爆火的“网红教授”戴建业,于2020年6月在B站注册账号后,几乎每期文学视频都有百万次播放量,他还与数万名青年进行了诗词竞赛等形式的文学互动。而钱理群在谈鲁迅的视频中则说:“去年(2020)和今年(2021)这两年里,我的内心引发了一种冲动,想和今天的新朋友,更加年轻的一代,甚至是‘90后’‘00后’的这一代,我们大家一起来共读鲁迅,一起借鲁迅为机,我们进行一个生命的、思想的交流。我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冲动呢?这是出于2020年以来的庚子大疫,以及用我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心灵的冲击、内心的困惑和焦虑……不仅自己在疫情期间重读了鲁迅,而且产生了很多很多新的想法,就迫不及待地要把现在认识的鲁迅,推荐给和我同样陷入了孤独无援状态的年轻朋友。”(20)

此外,另一个推动大学教授“入驻”B站的因素是出版社与文化公司。它们为推销书籍和运营品牌,一般会设专人在视频网站上制作文学视频。由于这类机构与大学教授有着更为紧密的现实联系,因此二者之间的合作便显得顺理成章。大学教授构思、讲说,出版社或文化公司负责录制视频。教授们的文学视频也因此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出版社或文化公司合作的“网络文学课”,另一种则是个人制作,更具生活闲聊特色的文学视频。一般而言,前者需要付费,归属于B站付费网络课板块;后者则是免费,发布于个人账号内。此外,出版社与文化公司还会策划谈话式的文学视频,即邀请知名文学视频UP主与作家进行二人随谈,或是UP主、大学教授、作家的三人对话。这种谈话式的文学视频,或是网络视频聊天,如UP主“天真的和伤感的小说家”与余华的“网友聊天”文学视频《余华:一个人一本杂志让我成为今天的我》,获197万次播放量;或是线下围桌相谈,如UP主“我是黄鸭兄”与作家余华、法学教授罗翔,三人线下聊天的文学视频《聊聊〈兄弟〉!余华最喜欢哪本书?》,获659万次播放量。与我们常见的作家访谈不一样,它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更加生活化,或可被视为一种网络版的文学沙龙。在这种场合中,文学视频UP主往往成为“提问人”,负责代替“Z世代”向作家、教授请教,诸如当代青年如何处理生活,应该怎样面对人生问题等,皆是访谈的重要内容。因此,这类文学视频往往不局限于知人论文和谈艺说理,它还具有借助文学精神引领当代人生活方向的现实意义。

首页 上一页 1 2345 下一页 末页 
上一篇:走向实定哲学:马克思与现代文明的哲学转型     下一篇:马克思的东方社会论述与中国式现代化
 
客服老师 3982228081
本站网址 www.txlunwenw.com
郑重承诺 专业团队,保证原创与通过!
童鞋论文网真诚欢迎新老客户的光临与惠顾!
 
 热门文章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研究
· 用户锁定效应视角下的网易云音
· 众筹产品创新性对融资绩效的影
· 南京市城镇居民冷鲜肉认知度问
· 摩拜共享单车可持续盈利研究
· 催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原
· 社交媒体中不实信息转发主体心
· 基于网络平台的SPA模式研究——
· 基于游客感知的云台山景区微信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企业
 
 推荐文章
· 统一监护制度下父母处分未成年
· 对罪犯未成年子女社会化帮扶的
· 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角色定
· “三生融合”视角下“景村协同
· 滴滴打车运营现状调查分析
· 广播体操与戏曲的共生之路研究
· 国产荒诞喜剧《我是余欢水》和
· 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实
· 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探
·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系
 
 相关文章
· 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及其限度研
· 雷蒙德·威廉斯的生态社会主义
· 麦金太尔正义理论思想渊源研究
· 论做好硕士研究生的引路人
· 新时期研究生学术活动研究
· “石发”与文学创作之关系研究
· 我国男装奢侈品消费市场探讨
· 关于张家山汉简所显示的汉初法
· 旅客冲击跑道事件的法律评析
· 离不了婚的新郎——我国婚姻登

专业指导团队,准时守约,保证原创与通过,十年信誉,品质保证
童鞋论文网提供本科论文、专科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发表、论文查重服务
版权归童鞋论文网所有 禁止一切商用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