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论文查重以及本科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职称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服务,上万成功案例,欢迎咨询。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童鞋论文网
热门搜索
行政 教育 营销 法律 经济 护理 心理 会计 文学 工商 计算机 旅游
站内搜索:
童鞋论文网
 当前位置:童鞋论文网 > 行政论文 > 文章正文
 
高校学生网民参与网络舆情传播活动的七维度分析
论文作者:童鞋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txlunwenw.com  发布时间:2015/3/15 8:19:55  

一、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 一) 理论模型

舆情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经典的拉斯韦尔传播模型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至少具备五个要素,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和拉斯韦尔所描绘的一般信息传播的过程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但是又因为其发生在网络这一特定场域而有所不同。其一,“由于网络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随时变化,传者与受众的角色随时转换”[3],造成“传播者”是“受众”,“受众”又是“传播者”的特点。其二,因为上述特点,所以传播过程不是单向的从“传播者”指向“受众”的线性过程,而是所有传播活动参与主体之间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可回溯的环路。其三,必须考虑到其他一些重要因素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如主体参与传播活动的心理、态度与诉求,以及监督与管理方式等。

故此,本研究对拉斯韦尔传播模型进行了修订,构建了包括传播主体( 传播者与受众合一) 、舆情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结果、传播心理、态度诉求、监督管理等七个维度构成的网络舆情传播研究模型,并基于这一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针对每个维度分别设计一定数量的题项,通过学生自陈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 二) 样本选择

调查对象为在宁若干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总体样本为350 人,回收问卷329 份,其中有效问卷316份,占90. 29%。样本的选取平衡了高校类型、学科类别、学习阶段以及性别和政治面貌等因素,涉及7 所高校( 包括985 高校、211 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和专科院校) ,覆盖了文科、理课、工科、医药等专业类别,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总体上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二、研究结果

( 一) 传播主体的角色———一个“随意旁观者”

经典传播学理论将受众分角色为“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积极选择者“积极地选择并主动地奔向某个媒介内容,是因为他们期待并深信这些内容能满足其需求,能帮助其实现某种目标”; 而随意旁观者则是“偶然接触到媒介内容,没有预先形成某种接受期待、接受定向和接受需要,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特定的媒介内容需要锁定。他们继续接收或停止接收媒介讯息往往与个人动机无关,它可能是由于无法逃避、没有选择,也可能是由于随意浏览或尊重某种惯例,或出于礼貌。”①由于网络舆情的传播受众与传播者具有同一性,所以该角色划分同样也适用于描述网络舆情传播者的行为特征。即“积极选择者”主动寻找并传播相关信息和舆情,而“随意旁观者”较为被动地接受信息,也很少主动传播信息。那么,高校学生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主要扮演的是哪种角色呢?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在网络舆情传播活动中主要扮演着所谓“随意旁观者”的角色。首先,参与舆情信息发布的目的性不明显,有37. 3%的学生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25. 3%的学生是因为“无聊消遣,打发时间”,还有9. 5%的学生是为了“吸引眼球”,只有25. 9%的学生有明确的“个人需求”; 其次,参与舆情传播的方式相对被动。“对于各种网络热门事件”,有57. 3% 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讨论,27. 8% 的学生喜欢转帖但很少发表意见,5. 4%的同学自己积极参加讨论但不转发,只有9. 5%的学生“乐于在网络上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通过转发、顶贴的方式,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并参与讨论”; 最后,传播行为较为随意。14. 9% 的学生网民对任何信息都采取了“不去想那么多,随手转发”的态度,42. 1% 的学生网民对事情“大致了解”后即转发信息,更有9. 2%的学生网民乐意于给信息“加点料”,只有13. 0% 的学生网民表示充分掌握真相才转发信息。

综上所述,带着明确目的性参与舆情传播活动的高校学生网民较少,在实际参与中大多数人也无刻意扩大舆情传播的主观动机,但持有一种强烈的旁观者心态,而这也带来了责任感的缺位,使其传播行为缺少足够的理性判断,在客观上对于网络舆情的传播扩大乃至扭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二) 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 高校学生网民重点关注的网络舆情

调查表明,高校学生网民对网络舆情的关注面非常广泛,其中,“社会民生”、“突发事件”和“生活娱乐”占据了其关注内容的前三位( 表2) 。

2. 高校学生网民对各种最易造成网络舆情爆发的重大事件和负面新闻的关注情况

研究发现,有高达88. 0%的学生网民不同程度地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其中有13. 0% 的学生网民表示会积极关注并主动传播给其他人,另有34. 2% 的学生网民对这类事件会作进一步的关注和了解,40. 8% 的学生随便看看,只有12. 0%的学生网民对这类事件不感兴趣或反感; 此外,总计高达90. 2%的学生网民会关注到“网络上传播的重大负面新闻”,其中积极关注并转发、传播的学生网民占14. 2%,表示有兴趣并会自行进一步了解事件过程的学生网民占38. 6%,随便看看的占37. 3%,而不感兴趣的或反感这类新闻的学生网民仅为9. 8%。

3. 高校学生网民对于西方社会近年来通过网络极力推广的价值观所持态度

调查表明,高达86. 1%的学生网民都会关注网络舆情中传播的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其中明确表示很认同的学生网民有6. 0%,表示有兴趣则占30. 4%,而表示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的学生网民为13. 9%。总体而言,该部分的调查表明,高校学生网民对于各种舆情信息有着广泛的兴趣,尤其是对各种重大事件和负面新闻,对西方价值观也有一定关注度。而这些关心存在着被引入舆情漩涡中去的可能性,需要引起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注。

( 三) 传播渠道的变革———传统网络媒体的衰微、校园网的乏力和自媒体的崛起

调查显示,目前网络建设已经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接触使用的便捷性,成为高校学生间传播舆情信息的主要途径。高达76. 9%的学生首选网络作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相比之下,首选广播电视( 11. 4%) 、报刊杂志( 7. 6%) 、手机短信( 4. 1%) 等其他媒体的合计不到1 /4。

然而,高校学生很少使用校园网,仅有7. 9%的学生每日浏览校园网,时间超过1 小时,剩下的近半数同学( 47. 2%) 极少浏览校园官网,还有44. 9%的同学每日浏览时间不超过1 小时。校园网这个精心创设的、相对纯净的舆情信息渠道没有很好地发挥预期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网页浏览、参与BBS 讨论等传统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式微,不再占据主要地位。高校学生首选的渠道为即时通信,如MSN、QQ 等,其比例高达85. 8%。其次有66. 8% 的学生网民利用各类社交网站进行信息传播,此外还有31. 6% 的高校学生网民使用微博传播信息。这些即时通讯、社交网站、微博等由网民自主传播消息的新型网络媒体,即所谓的“自媒体”占据了本次调查学生最常使用媒体渠道的前三位。由于“自媒体”不依赖于类似BBS 等各种显性网络媒介,可以自由而隐蔽地传递信息,因此它使得网络舆情爆发出现的可能性更大,波及面更广,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新现象。

首页 上一页 1 23 下一页 末页 
上一篇:郑汴一体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及驱动机理研究     下一篇:西安城中村改造制度的利弊及调整浅析
 
客服老师 3982228081
本站网址 www.txlunwenw.com
郑重承诺 专业团队,保证原创与通过!
童鞋论文网真诚欢迎新老客户的光临与惠顾!
 
 热门文章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研究
· 用户锁定效应视角下的网易云音
· 众筹产品创新性对融资绩效的影
· 南京市城镇居民冷鲜肉认知度问
· 摩拜共享单车可持续盈利研究
· 催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原
· 社交媒体中不实信息转发主体心
· 基于网络平台的SPA模式研究——
· 基于游客感知的云台山景区微信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企业
 
 推荐文章
· 统一监护制度下父母处分未成年
· 对罪犯未成年子女社会化帮扶的
· 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角色定
· “三生融合”视角下“景村协同
· 滴滴打车运营现状调查分析
· 广播体操与戏曲的共生之路研究
· 国产荒诞喜剧《我是余欢水》和
· 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实
· 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探
·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系
 
 相关文章
· 藏区网络舆情探讨
· 《贝拉罗莎暗道》中创伤的传播
· 媒体传播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
· 湖南炎陵客家山歌及其现代传播
· 上海市校园阳光体育之武术拳操
· 丝路漆艺和我国美学思想的传播
· 太极拳符号化传播研究
· 基于法哲学视角的民族法学地方
· 秦乃瑞——传播鲁迅精神遗产的
· 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影响因子研

专业指导团队,准时守约,保证原创与通过,十年信誉,品质保证
童鞋论文网提供本科论文、专科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发表、论文查重服务
版权归童鞋论文网所有 禁止一切商用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