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论文查重以及本科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职称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服务,上万成功案例,欢迎咨询。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童鞋论文网
热门搜索
行政 教育 营销 法律 经济 护理 心理 会计 文学 工商 计算机 旅游
站内搜索:
童鞋论文网
 当前位置:童鞋论文网 > 行政论文 > 文章正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三重逻辑
论文作者:童鞋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txlunwenw.com  发布时间:2025/1/8 10:09:09  

摘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表述,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研究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需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基本状况,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角度出发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更需要从国家治理的源头上进行正本清源,防止和批判各种错误的治理观。从生成、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进行逻辑分析正是从源头上厘清其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这对于科学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化  逻辑  人民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含着一系列国家治理重要概念的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重要表述,同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准确、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坚持正确国家治理观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我们从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生成逻辑: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所谓生成逻辑是指某种事物或思想形成的思维规律和规则。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命题的形成源于实践并最终回归于实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理论突破,也是系统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历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党情、国情、世情出发,以推进国家治理为出发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炼出来的新观点。

(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升自身治理能力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一是政治方面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一套代表了中国民主形式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0余年来我国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不断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同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融合、繁荣发展。二是经济方面发展速度快、成效显著,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人均GDP为381元,外汇储备1.67亿美元;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26.06万亿元,人均GDP为8.94万元,外汇储备3.24万亿美元,40余年来我国年均GDP增长约6%左右。除发展速度快之外,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思路日趋合理,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发展质量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基本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根据2017年度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报告显示,最近十年间,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将近41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国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升级已经初显成效。三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方针,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大量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1979年我国生产的故事电影片为67部、2023年中国上映电影971部,文化事业费从1979年的4.4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933.7亿元。一系列文化发展措施相继颁布、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当前中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体系已经形成。四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先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至今为止我国科技人才总量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了33278亿元,位居世界第二,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500余个,一大批高技术领域科研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5G科技引领世界潮流。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一系列新的发展变化,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保障,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提升治国理政能力,加强对国家治理理论的研究,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治理体系加速变革,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贡献中国全球治理方案

进入21世纪,全球的流动性加剧、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程度日益加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贸易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等一系列国际经济治理组织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甚至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政治组织发挥的治理作用也日益有限。同时,中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恐怖主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势力依旧存在。发生在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政治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深刻改变了国际形势,全球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亡我之心不死,并视中国为其最大敌人,处处抹黑中国发展、损坏中国形象,不断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向中国输入其所谓的“民主政治”。全球危机呼唤全球治理,中国需要集最大合力来共同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需要搭建更加合理、公正的国际治理新格局,加强全球交流沟通、倡导全球治理,加深与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是中国应对国际局势的必然选择。首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新理念。实际上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的全球治理思想一直主导着世界的发展,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近年来在狭隘的民粹主义思想侵蚀下,南北差距,发展不平衡,世界冲突等问题愈演愈烈,人类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西方的全球治理思想已经失范,霸权主义、军事同盟、排他性的价值观已不得人心,不适应世界和平发展需求,全球治理呼吁改革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从全球治理新思想新战略角度为世界未来提供的中国方案,重在构建一个合作共赢、同生同长的全球治理新格局。其次,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引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变革。以西方零和博弈思想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亚非拉各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经济“洼地”,资源被掠夺、劳动力被剥削、市场被垄断,造成了世界发展不平衡、不稳定;黑人被歧视、人权被践踏,广大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卑微。睦邻友好、以邻为伴是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2],这一理念为世界上谋求和平与发展、期望合作共赢的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倡议为广大爱好和平的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消减了民族排斥和仇恨,推动了世界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再次,中国的全球治理方案的终极目的是走向“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自由人联合体在其本质上是一个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分配劳动产品的美好社会,但是前提是社会可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一个封闭、落后、贫穷的国家里,是绝无可能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社会。消除国家之间相互排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摒弃西方狭隘的“弱肉强食”强盗逻辑,建立一套超越资本主义局限的新的“共同体”发展道路,为全球公平正义和全球治理保驾护航,是符合全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世界的未来最终需要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美好世界,这也是共产党人为全球治理提供的共产党方案。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长期坚持的群众观。治理的现代化需要依靠人民,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我们在新的理论产生过程中时时刻刻关注人民的利益,更需要在发展中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与人民利益有关的具体事项,多站在人民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来源和发展均来自于人民利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一)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导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以来,一直坚持党的性质“人民性”,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落实到自身实践中,明确为谁执政这一涉及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导向。首先,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导向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最深沉文化基因。“政治社会的建立并非基于法律,而是基于情感、信念、思想以及组成社会的那些人的心灵和思想的习性”[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治理理念,而不是少数贵族集团的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理念,站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前沿和道德规范的至高点,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符合了人类未来发展趋势,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需求。其次,以史为镜,违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失去民心、背离正确的发展道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让我们认识到,失去民心,放弃信仰,离开人民,将使执政党成为特殊的利益既得者,成为官僚统治阶级和特权阶层。中国共产党置身于中国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就需要从上到下统一思想和行动,着力提高解决重大矛盾,抵御重大风险,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人民需要为指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真实写照。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增强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奠定了中国大厦健康发展的地基,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并焕发生机和活力的主要原因。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义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5]。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属性。首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所有政治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6],中国共产党没有私利,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嘉兴南湖风雨飘摇中的“小舢板”发展壮大为驰骋大海的“航母舰队”的“密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根基在于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的无私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依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建章立制,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智慧。其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中国共产党站在了政治道义至高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按照进步原则不断更替的历史过程,以私有财产或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许多制度设计体现了依靠人民,但是并不是为了人民,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计,真正体现了政治治理的力量来源于人民、并且为了人民。因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产生至今唯一一个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制度设计,是人类政治道义的至高点。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上一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建设理论的擘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的飞跃与升华     下一篇:没有资料
 
客服老师 3982228081
本站网址 www.txlunwenw.com
郑重承诺 专业团队,保证原创与通过!
童鞋论文网真诚欢迎新老客户的光临与惠顾!
 
 热门文章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研究
· 用户锁定效应视角下的网易云音
· 众筹产品创新性对融资绩效的影
· 南京市城镇居民冷鲜肉认知度问
· 摩拜共享单车可持续盈利研究
· 催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原
· 社交媒体中不实信息转发主体心
· 基于网络平台的SPA模式研究——
· 基于游客感知的云台山景区微信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企业
 
 推荐文章
· 统一监护制度下父母处分未成年
· 对罪犯未成年子女社会化帮扶的
· 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角色定
· “三生融合”视角下“景村协同
· 滴滴打车运营现状调查分析
· 广播体操与戏曲的共生之路研究
· 国产荒诞喜剧《我是余欢水》和
· 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实
· 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探
·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系
 
 相关文章
· 加快新经济发展 提升经济治理能
·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山西省政府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城市污水治理
· 论通过完善立法提高基层社会治
· 企业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及其现
·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的区县
·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发展应用
· 民族法制的现代化发展研究
· 单位制的消解与大学治理能力的

专业指导团队,准时守约,保证原创与通过,十年信誉,品质保证
童鞋论文网提供本科论文、专科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发表、论文查重服务
版权归童鞋论文网所有 禁止一切商用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