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道”的文化生态环境 ( 一) “刻道”的生存环境 2006 年5 月,经国务院批准,“刻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国宝”级的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杨柳塘镇。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中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县城距州府凯里市70 余公里,总面积1 543. 8平方千米,总人口16. 6 万人。施秉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居住有汉、苗、侗、布依、土家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55. 47%。 施秉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被誉为“天下第一漂”的杉木河,上、下舞阳河,云台山、黑冲等风景名胜区。此外,还有多彩的节日文化、靓丽的苗族服饰和淳朴的民俗礼仪等,为“刻道”艺术的滋生及繁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民俗是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音乐是民俗的升华,民俗节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活态展现的良好时机。施秉县的民族节日较多,其中比较隆重的有元宵节、吃新节、端午赛龙舟、杨柳塘镇白洗芦笙会等。这些丰富多彩,保存完好的民族节日文化,不仅具有很大的观光、体验和科学考察价值,同时也为施秉民间音乐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旋律低回、语言通俗、生活气息浓厚的“刻道”艺术产生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背景。 ( 二) “刻道”产生的历史背景 “刻道”产生的具体年代我们不得而知,只能说是苗族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据清乾隆庚戌年(公元1790 年)成书的《镇远府志》记载:古时苗族婚嫁是“姑之女定为舅媳。倘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身不得嫁或招少年往来”。姑舅表婚是苗族固有的婚姻制度,即姑之女嫁回舅家。古时候苗族姑舅开亲,姑妈家的姑娘若不嫁给舅家做儿媳,就要赔偿一定数量的彩礼才可。为了记住那段姑舅表婚的历史,苗民们便把姑舅开亲舅父向姑妈索取的聘礼三百只牛、马、鸡、鸭等财物一一用刻木的形方式记录下来,世世代代相传,便有了现在保存完好的苗族“刻道”歌棒。[2] 由此可见,“刻道”歌反映的主要是舅权制度下的婚姻状况,是处于当时姑舅表婚盛行的生活环境下的一种产物,展现了人们对婚姻自由、希望普天之下皆可开亲的渴望,反映了那个时代苗族进步发展的文化需求。 二、施秉“刻道”文化生态的变迁 就当下传统音乐面临的种种危机而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改变。文化生态深深地滋润并制约着苗族“刻道”的发展。随着文化的交流,民族文化的流失与衰退,语言文化的萎缩,婚俗的变异等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刻道”也处在与外界的不断交流、融合甚至冲突、排斥之中。 ( 一) 民族文化流失严重 目前,施秉县民族传统文化流失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传统礼仪和习俗渐渐废弃,传统的手工制作在农村逐渐消失,许多传统建筑也开始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传统的民族服饰也逐渐消失。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穿起了机器织的“盛装”或干脆放弃了穿这些被我们视为传统文化的民族服装。 ( 二) 苗族婚俗的逐渐改变 节日习俗的改变使得许多民间文化的发展同样受到阻碍。就拿“刻道”来说,苗族以前在接亲嫁女时都要大摆宴席,请歌师对唱开亲歌,据说三天三夜也唱不完,“刻道”就在这样的民俗土壤中滋生繁衍。可是,20 世纪80 年代后,苗族婚俗已发生改变,不再设三天酒席。歌师们想唱歌的机会没有了,传承的机会也就更没有了。年轻人在酒席上喜欢唱些流行歌曲,不会唱也不愿意去学“刻道”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刻道”逐渐淡出了苗族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视线。“刻道”传承处于后继无人、即将断代的境地。 ( 三) 语言文化的萎缩 目前,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被汉化的倾向。由于受汉族的影响,苗族语言的传承也出现危机。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由于语言环境的关系,周围的人都是操一口流利的汉语,当地许多人也改说起了汉语。在这种环境下,一些父母觉得“苗语学了没用,出去了人家还瞧不起”,也不再教自己的孩子讲本民族的语言了,而是更愿意让孩子说一口汉话。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不能舍弃的,那就是它的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必须的‘呼吸’,是它的灵魂之所在。通过一种语言,一个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只有在其语言中才能完整地铸刻下来……”。[3]语言作为少数民族的第一民族要素,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刻道”的传承主要是靠口传心授,语言环境的改变、语言文化习俗的丧失,确实让很多人不愿或者无法去接受这种传统民歌。 三、苗族“刻道”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2006 年6 月苗族“刻道”被国务院公布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施秉县委县政府对“刻道”的传承与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构建适宜“刻道”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 一) 政府为主导,调动各方保护积极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地方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独特的文化资源。为了“刻道”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施秉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如在每届杉木河漂流节开幕式上,都会组织“刻道”歌的演唱,以提高它的知名度。再如,每年端午节期间,施秉县将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结合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漂流”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木龙舟、刻道和民间体育等项目融入旅游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得以传承和保护。 ( 二) 举办巴梭“刻道”文化节 “巴梭”是杨柳塘地区的苗语称谓,“刻道”主要流传于杨柳塘地区,因此这里又被誉为“刻道”之乡。每年农历的二月中下旬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芦笙集会,当地以及附近的苗族同胞都会穿上盛装,欢聚一堂举行吹芦笙、跳芦笙舞、唱苗歌、斗牛等民间传统活动,用歌声和舞蹈喜庆丰收,祈求来年更加风调雨顺。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刻道”文化,自2010 年开始,杨柳塘镇把“刻道”文化展示与芦笙会相结合,在为“刻道”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的同时,又扩大了芦笙会的魅力和影响力。群众性的民间节庆活动,参与面广,影响力大,传统的民间音乐在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满足人民群众“求美、求乐”的同时,又为“刻道”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 三) 建立“刻道”文化博物馆 利用博物馆静态保护民间音乐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施秉县现苗学会会长潘家相先生于2011 年成立了施秉县苗族“刻道”博物馆,开办了“施秉县苗族刻道培训班”,成立了“施秉县苗族刻道文化歌舞队”,并亲自组织培训。笔者就曾几次在施秉县街心花园见到潘老先生向学员以及感兴趣的路人教授“刻道”。目前,歌舞队的成员个个都唱熟了苗族“刻道”歌,有效促进了它的传承。 ( 四) 营造理想的生态环境,培养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在保护传统音乐的过程中,人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这一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更多的人开始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施秉,人们自古就有很重要的生态环保意识,如高塘苗寨规定只有在农历七月第一个卯日这一天才能捕鱼的习俗就包含着重要的生态保护意识。再如,云台山现已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遗”的过程中,政府倡导人人都来做施秉喀斯特的文明传播者,努力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大力展示民间民族文化,吸引更多世界各地的朋友到施秉观光考察,这同时也为“刻道”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对于增强自然资源保护意识,促进施秉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旅游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诚然,文化总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刻道”的产生与发展与其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世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苗族“刻道”文化生态也在不断变迁,诸如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语言环境的改变、传承人的缺少以及传承载体的变化等等。因此,要保护“刻道”首先应该保护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培养健全的文化土壤,才能保护“刻道”音乐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