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园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城市绿色公共空间的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本研究从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出发,分别从系统、公平、活力、特色4个方面总结归纳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路径,以济宁太白湖新区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提供一定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关键词: 公园城市 济宁太白湖新区 绿色公共空间 品质提升路径 1 公园城市与绿色公共空间内涵解读 1.1 公园城市的内涵 中国从早期一直到现在,关于城市环境质量建设提升先后提出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公园城市等,其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名称上,更是体现出国家在城市绿化建设理念的深化和内涵的不断丰富。“公园城市”的提出是我国城市建设理念的历史性飞跃,是在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发展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内涵和目标[1]。相较于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森林城市等发展理念,公园城市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公”字,即在重视生态的基础上,强调了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公平公正和民生福祉,更重视人的感受,要为城市居民创造出更多的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2]。 1.2 公园城市背景下绿色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理解 绿色公共空间内涵是从物质实体空间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可以认为其“绿色”主要突出具有自然生态的空间属性,自然环境是绿色公共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空间”存在于复杂、高密度的城市肌理之中,强调开放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归纳起来绿色公共空间具有公共性、开放性、生态性、地域性4个特点[3]。所以,公园城市背景下绿色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就要牢牢抓住公园城市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空间的自然生态与普惠公平,满足最广大人民的需求,真正实现公平共享,促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与经济发展。 2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绿色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 城市绿色公共空间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空间保障。以往的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所承担的功能较为单一,并主要强调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建设指标,没有将绿色空间与城市相融合,未充分发挥它在城市空间中的复合功能。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绿色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应主要从系统、公平、活力和特色4个方面着手,提升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品质、激发空间的使用活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并助力城市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人才吸引。 2.1 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屏障,同时也是保持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资源库,起着维持城市永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圳、香港和新加坡等这些作为人口高密度城市的代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无一不是把生态空间的保护放在首位。所以,公园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保护好城市的生态底色,形成连续、完整、系统性强的城市生态基底,构建和谐、韧性的生态公园城市。 2.2 公平 合理利用城市绿地,满足市民日常需求,形成布局完整、均衡统一、便捷可达的城市公园体系是公园城市建设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城市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城市生活的人。城市内部不同绿地空间既应布局均衡、功能完善,还应该形成层次分明的公园体系,以满足不同职业、收入、年龄、性别等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要采用绿道等方式将城市内外的不同绿地进行串联,形成绿地网络,确保在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同样的机会进入城市绿地,享受自然生态空间,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园城市。 2.3 活力 公园城市的预期是城市建设在大公园中,整个城市就像一座大的公园。所以,城市中绿色空间应该发挥着更加多样的功能,公园生活应该渗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2023年年初,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大城市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绿地开放的形式,打破了以往绿地只可远观、不能使用的局面,市民可以在绿地当中露营、野餐、活动等,激发了绿地空间的活力。除此之外,一些城市还探索在公园当中举办城市活动,比如深圳“公园文化季”,在全市公园范围内引入丰富多彩公园文化活动,包括户外公园音乐会、公园缤纷花展、户外自然教育等,使城市公园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让市民从内心形成一种文化认同。 2.4 特色 所谓特色就是每一座城市独有的城市文化。古往今来,每个城市通过历史的洗礼都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充分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文化。而这种城市独有的内在文化或外在空间所散发出来的气质,则是城市自身源源不断推动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公园城市的建设,要摒弃以往快速城镇化时期大规模建设的增量扩张发展方式,转向充分挖掘自身文化特质,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强化文化的建设。 3 济宁太白湖新区绿色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分析 3.1 济宁太白湖新区现状 济宁太白湖新区批准成立于2008年2月,根据《济宁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2008-2030)》,太白湖新区定位为未来济宁主城的中心。经过15年的发展建设,太白湖新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一轴四廊、一心多园、绿网交织、城绿相融”的绿色生态格局。一轴:即运河路(太白湖新区段)城市绿色主轴;四廊:即梁济运河、新运河、老运河、洸府河4条重要的滨水生态廊道;一心:即市民公园;多园:除市民公园外,新区范围内还分布着多类型、多层次的不同公园,如儿童公园、鹿港公园、口袋公园以及其他绿地等,初步形成了新区的多层次公园体系。 3.2 太白湖新区现状绿色公共空间核心问题 3.2.1 绿色空间均衡性、可达性不足。 采用GIS软件网络分析法对新区现有可使用公园进行可达性分析,以公园的主要出入口作为设施点,城市各道路中心线作为网络路径,以人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70 m/min为正常人步行速度,以5 min、10 min、15 min为临界值进行网络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现有15 min步行可达范围内,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居住用地不能覆盖的情况(见图1)。 运河路、荷花路、火炬路外侧绿线范围目前均已经进行了相关游憩设施以及慢行步道的建设,但是由于道路沿线植物过于茂密,形成了消极的绿色空间,遮挡游人的视线,使行人产生不安全感,空间使用率低。除此之外,一些道路外侧绿线范围内的绿地因城市发展及周边地块开发时序等原因,尚未进行相关的建设,一些绿地行人无法进入使用,同时也增加了养护管理难度,对城市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2.2 部分绿色公共空间活力不足。 新区整体的绿色公共空间布局良好,但部分街旁绿地受夏季遮阴效果、景观设施的完善程度等因素影响,导致空间的使用效率大不相同,出现一边人群集聚、一边无人使用的情况。人们活动主要还是集中在设施条件较好、可达性强、户外环境感官体验好(如有廊架、凉亭、树荫、坐凳等)的位置。同时,虽然个别位置人流聚集,具有较好的人气,但人们的主要活动内容还是以交谈、下棋、打牌等为主,并基本自带桌椅等必要活动设施,使用人群年龄结构(主要为40岁以上人群)、活动形式以及活动内容都还比较单一。因此,绿色公共空间活力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2.3 绿色公共空间的主题特色尚不突出。 目前,新区各种绿色公共空间的文化承载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城市绿地在主题特色及文化上的表达主要采用标识牌、文字介绍等形式,并在内容上以相关的运河文化、孔子文化等历史文化为主,缺少其他文化知识内容的普及宣传;各类绿地的主题以及特色尚不明确,造成了绿地文化承载的整体表现形式还比较单一,无法激起市民的文化共鸣以及对新区的认同感。 3.3 太白湖新区绿色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 3.3.1 挖掘绿色空间资源,构建全域绿色慢行网络。 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太白湖新区要结合现有绿色公共空间,通过植物梳理、功能植入、路径打通等措施构建全域绿色慢行网络,提高绿地的可达性和使用效率。在进行慢行网络构建时,结合周边地块的主要城市功能,将其归纳为3种类型:①形象展示型。加强绿色慢行系统与周边吾悦广场、金融中心、新天地商务中心等大型商业、文化等设施的联系,整合周边公共服务资源,包括商业零售、餐饮娱乐、公共文化、停车设施等,让公园生活延展到周边区域[4],展示新区形象。其范围以运河路两侧绿地和济宁大道两侧绿地为主。②生态休闲型。主要以新区内大运河、洸府河、新运河、老运河等滨水绿色空间和北湖新河等线型绿地开敞空间以及大型城市公园为空间载体,营造生态绿色、舒适休闲的慢行空间氛围。③公共服务型。主要以城市干道两侧绿地为依托,结合周边居住、教育、医疗、体育等用地,为周边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相应的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宣传展示等服务。 3.3.2 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实现绿色空间的普惠公平。 构建以市民公园、儿童公园等大型城市公园为核心,以社区公园为主体、以口袋公园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园体系,真正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公园生活图景。在公园的总体布局上,根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的相关要求,在规划中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未能覆盖的区域,重点考虑利用道路红线外侧现行绿地空间以及其他小微绿地,打造更多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科普教育等服务的城市口袋公园,实现新区绿色公共空间服务的全覆盖。在公园的建设时序上,可优先选取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低下的街旁绿地等空间进行逐步改造,通过挖潜增绿、见缝插绿的方式,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高品质绿色空间。 3.3.3 激发绿色空间活力,营造多彩公园生活场景。 在公园场景营造方面,根据绿地所处位置有针对性地进行特定场景营造。在新区内商业购物、商务办公等城市中心区周边的绿色空间中,结合周边环境主要特点,以现代、科技、活力等为主题特色,在空间功能上着重考虑慢行交通的接驳转换、商务休闲与户外洽谈空间等内容的设置,突出展现现代化的新区形象,打造城市活力走廊。在新运河景观带、市民公园等大型的绿色生态空间内,其功能布置要着重考虑空间的自然性、舒适性,结合滨水、开敞的绿色生态空间和植物配置,营造自然野趣、生态健康的绿色场景,为活动者提供安全、舒适、贯通的户外活动环境。在居住生活片区内,从居民生活、工作、交通、游憩需求出发,尤其是从特定服务人群(老人、小孩)等塑造具有生活温度的绿地空间场景;结合布置点状公共服务设施,例如小型运动场地、户外棋牌桌椅、互动交流空间等,将多元的绿地空间融入生活场景,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交往、休憩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5]。 在公园运营上,要打破以往只提供空间场所,不提供活动内容的市民自发式游赏活动的运营管理模式。通过在不同特色的绿色公共空间中有序组织与引导各类特色的场景活动、引入相应的经营业态,来提升绿色空间价值,真正发挥“公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市民公园等大型综合公园中引入露营+轻食小吃、咖啡等生态低影响经营业态,发挥大型公园的复合功能;组织户外音乐会、读书交流会、户外电影观演等活动,激发公园活力。在开敞的滨水绿色生态空间内,可以建设自然教育中心,组织自然知识教育、植物科普认知等活动,增强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总之,通过对绿色公共空间有序地经营管理,充分发挥绿色公共空间在城市空间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公园生活成为市民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3.3.4 植入特色主题文化,打造魅力生态空间。 在新区绿色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中要植入文化、突出特色,以绿色公共空间为载体,用不同的主题和形式服务不同人群,让新区市民在每一次绿色公共空间的使用中都能够感受到城市绿地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融合,对新区更加具有认同感。在特色主题公园的打造中,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上位规划为依据,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基础,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规模的绿色公共空间组成小型绿地的组群。在小型绿地的组群中,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绿地可根据居民需求赋予不同的活动主题,使组群中不同绿色空间的功能差异化,形成资源互补、差异布局、系统协同的绿色空间布局。通过定制化设施安排来就近满足周边居民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对组群内各个口袋公园的差异化定位和分工来提供多元化的游憩服务等[6],打造全龄友好的社区小微绿色公共空间体系。 4 结语 在公园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公园以及各类型绿色公共空间承载着越来越复合的功能,从以往仅仅提供休闲、游憩服务向“公园+”服务类型转变,公园生活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研究以济宁太白湖新区为例,提出从构建全域绿色慢行网络、完善城市公园体系、营造公园生活场景以及植入特色主题文化4个方面进行绿色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不仅从空间环境方面进行整体的提升与打造,更能够激发空间活力,融入特色“标签”,使每一位新区市民都能够公平地享受到城市建设的绿色福祉,真正打造公园融入市民生活、公园文化氛围浓厚的“公园城市”,为其他地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与思路。 参考文献 [1]李雄,张云路.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新命题——公园城市建设的战略与响应[J].中国园林,2018,34(05):38-43. [2]石楠,王波,曲长虹,等.公园城市指数总体架构研究[J].城市规划,2022,46(07):7-11. [3]叶洁楠,章烨,王浩.新时期人本视角下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新模式探讨[J].中国园林,2021,37(08):24-28. [4]殷学文,于光宇.公园里的中心城区:福田公园城市建设路径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10):27-31. [5]张嘉慧.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绿地空间场景营造研究[J].城市建筑,2022,19(24):177-181. [6]周聪惠.口袋公园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