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找寺圣茶园 因我发现成都市区的茶馆大多商业化气息太浓,很少有那种还保留传统文化的茶馆,于是只好跑远点到双流去了。2010 年7 月22 日我去了双流,去之前我祈祷着希望这家唱川剧的茶馆还在,不要让我失望。下了公交车,发现道路全毁,楼房全拆,已无我熟悉的路标了,包括公交站台的牌子也改了站名。我开始怀疑我是不是早下了一站,想坐出租车或坐三轮却没有,我看那条被毁的路依然有人走,就试着往那个方向走了一段,但走的是雨水未干的泥泞小路,觉得走不通就折回来,试着问过来的行人这是我所知道的那个街吗,可是行人是才搬到此地的居民,一问三不知,我开始觉得可能白跑一趟了,但又不甘心,怏怏地回到站台,发现来了一个三轮,我忙请他送我去寺圣社区那条街,在和他的几句对话中我得知我没下错站,就是这里,茶园已搬迁,但他的父亲就是茶馆唱戏的负责人,真是运气太好了,立马让他载我前去⋯⋯ 这家茶园现在是寺圣村老年活动中心,名字还是叫寺圣茶园,几经易主开了有十八年,每月固定有票友唱川剧,消费群体为中老年人。 二、寺圣茶园的变迁 1992 年当土地开发拆迁人口划到这一地区来时,本地人温成元2 见人口猛增大有商机,就在自家院子里开了寺圣茶园。茶园的生意不赖,消费者主要是失地农民和老年人,他们来这喝茶、打长牌、看唱戏。在茶园经营有七八年之后,因年事已高,温成元就将茶园转让给蔡得元经营。2003 年6 月西南民族大学新校区建成,在这所学校的背面是较为繁华的寺圣社区,依靠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当地居民或开饭馆、或开旅店、或开超市、或将房屋出租,生意红红火火。蔡得元就将茶园搬到这条街的中间位置,店面不大,但将八仙桌、竹椅尽可能地摆在店铺前面的空地上,再搭起遮阳棚,空间还不小。老头们在外面坐着,面前放着热气腾腾的盖碗茶,悠然自得地听川剧、品香茗,坐个半天、一天也舒服,消费也很实惠,一碗茶一块钱。蔡家是地道的生意人,在茶园里还卖包子和酸辣粉,路过的行人也可以驻足买小吃,看唱戏,人气很旺。 2009 年政府规划占用这一片区修商品房,4 月西航港街道办事处开始动员拆迁寺圣社区,6 月中旬启动临港路和寺圣小区(靠银泰花园一侧)的拆迁工作。非常遗憾这条昔日繁华的长街要拆掉半边,因为寺圣小区可以说是西南民族大学发展的一个附属品,也是西南民大师生的集贸市场。在这里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刺激着社区逐步发展壮大,社区居民收入也稳步提高⋯⋯到了9 月,茶园所在的这一边街道已全部拆掉了。寺圣茶园也搬到了街对面居民点里的安置房,位置就没以前好了,不仅不临街而且很偏僻了,此时茶园再次易主,老板叫陈泽远3。寺圣茶园也改由村委会挂牌,多了个称号叫西航港寺圣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寺圣茶园4。现在的寺圣茶园经营范围就更广了,有纸牌、麻将、电子游戏机。打牌8 元一桌(包含茶钱),机动麻将一桌20 元(包含茶钱),茶园一共有7 桌茶座,3 桌机动麻将,3 桌手动麻将,5 台游戏机,还有一个柜台卖烟、方便面和饼干。茶也按照等次不同有各种价位的,老板在墙上写着茶名和价格(明前绿一元,香茗一元,雨前春露三元,竹叶青五元,碧潭飘雪五元)。从茶园消费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年轻的老板想吸引年轻人群体来消费,他并不满足于只是中老年人群体来消费。茶园还唱戏,从2009 年9 月茶园搬到这就由社区陈世古大爷负责川剧方面,村委会管报销演员的午饭费用。 三、对陈世古大爷等人的访谈 我刚到茶园就见到徐世耕大爷和钟致富大爷正在那摆龙门阵,载我去茶园的陈叔(陈世古大爷的二儿子)将茶钱帮我付了。聊了一会儿,等到溜临港路的陈世古大爷骑着自驾三轮车来到茶园,徐大爷飞快地付了陈世古大爷的茶钱。可见,当地喝茶有帮人付钱的习惯,请客的觉得挺有面子,被请的也觉得人情味儿浓。 徐世耕大爷每天的生活主题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休闲”。他是一个老茶客了,喝了四五十年的茶,平时去了茶园就摆龙门阵。他家在2001 年户口成了农转非以后,就意味着没有田可以种了,他的生活规律是每天早上5 点过起床,扫地做清洁半个多小时,然后去逛临港路,回家吃了早饭后就去茶园。中午回去老伴已经把饭做好了,下午又出去喝茶,打牌,吃叶子烟。每月雷打不动地听茶园唱戏。他一般都喝一元的茶,茶水里还要泡着他自己带去的杜仲。据他讲喝茶可以自带茶叶,只收五毛水钱。 卢昌明大叔没事时也来茶园转转,新文化宫( 成都西门车站附近) 和锦江剧场也是他常去听戏的地方。新文化宫周一至周六每天下午两点唱戏,喝茶五元,还得提早去,要不没座位了。这反映出稍年轻一点的人看戏的眼界更高,他们精力旺盛乐于跑得更远,已不局限于只在小地方上听戏了。 84 岁的陈世古大爷言语不多,但一生的经历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他11 岁学绣花,当了四年徒弟,川剧用的道具,比如帽子、靴子他都绣。在24 岁那年当兵,曾于1951 年参加抗美援朝,腿上中过流弹,幸没有致残,在部队里读了一年书,也算有文化的人,1957 年回到故乡。当兵转业后干旧行当,在成都青羊宫刺绣厂上班,绣的刘备、关云长等精品还出口到国外。晚年以后,他每天的生活规律是早上骑三轮去临港路周围溜达,上午到寺圣茶园,中午随便在哪个儿子家5 吃饭,下午去久居福茶馆。 他说:“解放前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只有看戏,“骡骡马马挑担子”6,到58、59 年开始演电影,那个年代的人都是像他一样十几岁开始听川剧。他在40 多岁成为票友,还去双流找老师指点,学了十年。他会唱的戏有20、30 出,比如:《访友》、《柯宝珠打下玉河桥》、《丛台》、《打虎收孝》、《南阳关》、《别宫出征》、《秦香莲闯关》,每月唱戏那天,他都会兴致勃勃地唱上几段。”从2009 年开始,德高望重的陈大爷受村委会委托负责寺圣茶园的唱戏事务。他在茶园泡了很多年了,非常熟悉这方面,所以管起来得心应手。茶园每月唱一次戏,时间基本定在每月的14 号,演员自己来7。如有临时改变时间,陈大爷就会打电话通知演员。但每年的八、九月因天气热会放两个月的假。观众看戏只需付茶钱,不需门票。唱戏的演员年龄段为40 多岁—70 多岁,他们来自成都北门、牛市口、茶店子、南门茶园、新津、温江、洛带、双流吉田、华阳。演出节目是根据现场来安排,演出当天人多时,演员和茶客加起来有六七十人。演奏乐器的有打锣二、三、四人不定,拉胡琴一人,小鼓一人,打锣一人,打钹一人,敲铛一人。 四、结语 寺圣茶园的开园和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的建立是同步的,历经了18 年来未曾消停过的经济开发所造成的不断改址,不断易主,仍凭着茶客、爱听戏的村民、票友的喜爱顽强地生存着,显示出茶园蓬勃的生命力。可以说寺圣茶园见证了这个地区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腾飞。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和黄金般的地段,这群农民也在悄然改变他们的身份和生活方式。从农民到农转非,再到城镇居民,从青年到中年、中年到老年,他们的年龄段为40、50、60、70、80 岁。一方面他们的土地被占了,没有土地可种,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什么技术也不愿外出打工,平时打打短工8 就够了。另一方面中老年人并无太大的经济负担,他们的儿女已长大,或外出打工,或在本地做事。他们有政府卖地的赔偿和每月社保的福利,以及门面和房子出租作为收入来源。每天在茶园里泡着,或神侃、或发呆、或想事情、或交流信息、或打牌、或打麻将,消费不多,朋友不少,打发时间是离不得茶园这样一个好去处。加之,他们这一代人对川剧有着特别的感情,他们喜欢听川剧,听到精彩处也跟着唱起来,正如徐世耕大爷所说:“四川人里头在唱戏,外面在帮腔。”虽然他们所受学校教育不多,但川剧就是他们的老师,从川剧的唱词里,他们知道了历史、现在和未来。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发展,不变的是淳朴的民风、开朗的性格和爱听戏的传统。 这是一个男性的茶园,社区的女人们勤劳地料理着家中事务。女人们休闲的方式是参加腰鼓队9 或是姐妹们邀约在家里打牌,男人们则在外面挣钱养家和休闲。时间在闹哄哄的敲锣打鼓声、铿锵有力的唱腔中,或是吆三喝四的麻将声中悠然度过,好不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