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论文查重以及本科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职称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服务,上万成功案例,欢迎咨询。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童鞋论文网
热门搜索
行政 教育 营销 法律 经济 护理 心理 会计 文学 工商 计算机 旅游
站内搜索:
童鞋论文网
 当前位置:童鞋论文网 > 职称论文 > 文章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的三重向度研究
论文作者:童鞋论文网  论文来源:www.txlunwenw.com  发布时间:2024/12/31 9:13:24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教育价值,既有利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利于厚植国际学生的知华、爱华、友华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应坚持文化传递、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播的价值向度,培养国际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体现标准性、系统性和现代性的内容向度,从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地域文化等角度科学定位国际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深入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国际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践行文化体验、文化讲堂、文化研学的实践向度,推进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国际学生教育

0 引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2018年,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通知,明确要求:“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参加中国国情和文化体验等活动”“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2]。要完善国际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国际学生既是体验中华文化的实践者,又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而现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少,文章从价值向度、内容向度和实践向度探讨二者融合教育,助力国际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1 价值向度:文化传递、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播

1.1 以文化传递促进国际学生“知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3],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形成的思想理念、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的精华,包括古代诗词、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这些经过历史洗礼并延续至今的传统智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脉相承,是引领社会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根据2020—2023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公布的数据,2019—2022年江苏省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数量分别为:9756人、7652人、4325人、3142人,显示江苏高职国际学生教育已初具规模,“留学江苏高职”意愿比较强烈。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要坚持内外统筹、提质增效,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5]。在新时代对外开放格局下,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文化传递不仅能保留和传送文化遗产,还能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发展。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际学生教育,坚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充分发挥国际学生招生规模稳定,来华留学生群体数量较大等优势,通过学校教育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国别、种族等限制进行传递与承接,以文化拓宽国际学生视野,丰富精神世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1.2 由文化认同推动国际学生“爱华”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理解、接受和归属,涵盖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习俗信仰等方面的认同,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其中蕴含的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已成为中华文化认同[6]。根据《规范》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国际胜任力,指出:“来华留学生应当具备包容、认识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当前,江苏高职院校国际学生主要来自非洲、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由于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国际学生文化差异较大,在高职院校接受国际汉语、专业技能、跨文化交际等教育过程中,难以理解并适应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普遍存在文化焦虑、文化休克现象。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改革,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7]。国际学生教育是职业类型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以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为导向,将跨越时空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国际学生教育,有助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塑造国际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3 传播文化助力国际学生“友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时代发展轨迹决定话语体系,新时代文化传播实践中,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根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提供深厚的文化土壤,对理解国人思维特征、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回信,表示:“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可见,来华留学生群体肩负着文化传播的光荣使命,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生力量,需要他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叙事内容全面、真实、立体地介绍到生源国,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在全球传播落地。进入新媒体、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互动参与性较强,高职院校国际学生联通中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国际学生教育,学生通过微信、抖音、QQ等社交软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线上线下全方位传播,便于海外人士了解我国的历史、地理、风俗等文化知识,排除不同文化之间认知上的障碍,提升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多元文化价值融合、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内容向度:标准性、系统性和现代性

2.1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制定课程教学标准

依托课程设计推进教育内容标准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际学生专业人才建设方案,按照国际学生人才培养定位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精髓,随着时代历史变迁,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存储”状态留存在文化典籍或经典著作中,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逐渐远离[8]。2022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发布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第一部文化教学大纲《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主张结合学习者的特点、需求,通过划定教学范围、确定教学目标、描述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层级等回答了传统文化“教什么”的标准问题。高职院校国际学生的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承接汉语基础、汉语听说、中国概况等国际中文类课程,课程整体上应该坚持古为今用、中西结合的原则,参照国内学生文化课程标准,有鉴别地选择对待,有取舍地予以继承,依据高职国际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标准。课程理论教学一般36课时左右,内容设计可分为三大版块若干专题,采用专题形式进行教学,第一版块为服饰与礼仪,该部分设有传统服饰、传统节日、传统礼仪等专题;第二版块为文字与作品,设有汉字起源、书法、神话故事与诗歌等专题;第三版块为人民生活,设有传统饮食、传统艺术、传统宗教等专题;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把传统文明与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将这些文化宝藏从“存储”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转化成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核心内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规范化建设。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上一篇:中国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步入正轨     下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客服老师 3982228081
本站网址 www.txlunwenw.com
郑重承诺 专业团队,保证原创与通过!
童鞋论文网真诚欢迎新老客户的光临与惠顾!
 
 热门文章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研究
· 用户锁定效应视角下的网易云音
· 众筹产品创新性对融资绩效的影
· 南京市城镇居民冷鲜肉认知度问
· 摩拜共享单车可持续盈利研究
· 催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原
· 社交媒体中不实信息转发主体心
· 基于网络平台的SPA模式研究——
· 基于游客感知的云台山景区微信
·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企业
 
 推荐文章
· 统一监护制度下父母处分未成年
· 对罪犯未成年子女社会化帮扶的
· 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角色定
· “三生融合”视角下“景村协同
· 滴滴打车运营现状调查分析
· 广播体操与戏曲的共生之路研究
· 国产荒诞喜剧《我是余欢水》和
· 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实
· 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探
·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系
 
 相关文章
·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
· 在高校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 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
·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华优秀传统
· 高职院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职
·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
· 论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的客家家规
· 生源不足条件下高职院校的战略

专业指导团队,准时守约,保证原创与通过,十年信誉,品质保证
童鞋论文网提供本科论文、专科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发表、论文查重服务
版权归童鞋论文网所有 禁止一切商用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