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一流人才的培养是一流学科发展的关键。而循证医学能助力培养新型高素质中西医临床专业医学人才,对推动一流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本科生循证能力存在信息获取能力差、信息评价能力弱、证据应用能力欠缺、创新思维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从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介绍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循证能力培养思路。 关键词: 中西医临床专业 本科生 循证能力 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和国家在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提出了推进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包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而人才培养是“双一流”战略的重要内容[1]。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最基础性的职能,也是大学得以延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本科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命之根[2]。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指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应基于当前可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并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做出的临床诊治决策[3]。EBM能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科学化、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愈率,变革医疗模式和医学实践[4]。近年来,EBM逐渐成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说明EBM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开展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5-6]。 当下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面临高水平人才紧缺、人才基础研究与科创能力一般、临床科研教育存在局限性等诸多问题[7]。大多数中医院校学生对循证医学知晓率低,相关基础知识欠缺[8]。而“新医科”建设要求医学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学科知识体系完善、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9]。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循证能力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不仅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其养成正确的临床决策习惯,还能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10]。 1 构建价值与要求:培养卓越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基石 1.1 与时俱进,顺应国家发展需求 1.1.1 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教学科研协同育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一直备受关注。有学者提出,要推动科研和教学良性互动与深度结合,增强科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撑作用。同时探索教学科研相融合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实现科教融合的倍增效应[11]。由此,对本科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循证思维等。有研究表明,EBM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因而,加强本科生循证能力培养,不仅能适应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还是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目标的基本要求。 1.1.2 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加强本科生循证能力建设,可以培养其基于证据进行决策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基于经验的传统医学,能促进中医药从“经验”到“证据”的转化[13],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让医疗服务从“证据”出发,尽可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增强安全性。 1.1.3 强化新型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具备查证、验证、用证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批判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已成为时代发展需要[14]。通过加强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循证能力建设,可以为中医药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解决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医疗实践、医学教育、科研技术创新、国际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该领域医学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1.2 因地制宜,凸显地方特色优势 1.2.1 优化地方医疗资源配置 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中西医结合可以弥补地方医疗资源的不足,通过培养和提高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循证能力,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医疗服务水平和临床疗效。 1.2.2 推动地方科研创新发展 中西医结合科研是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抗击多次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事件中,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了巨大作用,各省市发布的新冠肺炎诊治方案也趋向于中西医结合治疗[7]。“双一流”建设为地方科研发展提供了人才和平台,在此背景下推动本科生循证能力培养,使其利用循证知识和技能探索中西医结合机制和规律,创新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指南,能提升其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能力和临床研究能力。 1.2.3 传承本土特色中医药文化 江西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多年文化积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盱江医学,拥有许多知名医家,如危亦林、龚廷贤、陈自明等。依托循证知识和技能,培养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循证能力,使其整理研究各医家临证经验及其用药规律[15-17],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形成临床证据,能为传承发扬和创新本土特色中医药文化提供科学依据。 2 循证能力构成要素与组成: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循证素质的内在关键 2.1 夯实中西医循证基础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形成循证能力的基础,包括对中西医理论知识和循证医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临床技能如诊断、治疗、预防等方法以及对循证研究方法和各种数据库、数据处理软件等技能的熟练掌握。 2.2 强化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这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临床诊断能力、熟练掌握多种临床诊断设备使用方法、对疾病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于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而言,他们需要具备对已有知识和证据进行批判性评估的能力,以便在面对复杂的医疗问题时,能够做出基于证据的最佳决策。 2.3 提升信息素养与沟通协作能力 信息素养于当代医学生非常重要,本科生在缺乏临床经验的背景下,需要具备快速、准确获取高质量医疗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合理运用这些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可以帮助本科生与患者、同事、上级医师进行有效交流,充分获取所需的医疗信息并合理分工协作,以提高临床能力和科研效率。 2.4 能力进阶与自我提升的关键路径 学生需要具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利用现代科技与工具,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竞争力,来应对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新形势。 3 构建思路与途径: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能力发展的策略与方向 3.1 优化人才系统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制订循证能力培养新举措 在教育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循证医学被列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运用循证医学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等的循证能力是医学本科生必须要达到的技能目标之一[18]。在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医学诊疗模式下,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循证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也是培育一流人才和构建一流学科的关键。为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循证能力,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 |